第87章 又是一年朔風起(2 / 2)

然而,一天之後,許子威派阿福帶來馬車來接,四人依舊欣然前往。酒宴間,許子威也未能免俗,笑嗬嗬地說起了建寧公主出題擇婿的掌故。但是重點卻沒有落在四人是否應該前去碰碰運氣上,而是興致勃勃地點評起了題目本身。

“淮陰領兵一千五,戰罷歸來六成餘。三人一排多出二,五人一隊末為四;若是七人各成列,最後一列尾缺一!”帶著幾分考校意味,許子威笑著將題目如實背出,“問戰歿者幾?實歸者幾?”

“一千另四十九!”說來也怪,四人當中學業最好的朱佑尚在抓耳撓腮,答案居然從嚴光嘴裏脫口而出。

“善!”許子威稍稍一愣神兒,立刻大笑者撫掌。“這第一題,當日用時最短者,據說也算了足足一柱香功夫。如果子陵在,根本無須再考第二題,此題過後,高下已分!”

“學生隻是喜歡算術,熟能生巧爾!”嚴光被誇的臉色發紅,笑著起身行禮。

“坐,子陵且坐,今日乃是家宴,無需顧忌那麼多禮節!”許子威從來不在自己看好的晚輩麵前擺架子,叫著嚴光剛剛取的表字輕輕揮手。

“謝恩師!”嚴光紅著臉跪坐於矮幾之後,目光炯炯,殷切盼著第二道題的出現。

“下一題,考的東西就多了。穆公有女弄玉,善奏笙。其婿善奏蕭。子知笙、簫何為而作?始於何時?今簫古簫,有何異同?”直到少年人爭強好勝,許子威也不讓四人多等,笑了笑,繼續將第二道題如實轉述。

秦穆公的女兒弄玉和女婿簫史因為音樂而相知相戀,最後雙雙成仙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但民間隻流傳這段戀情的神奇,卻從未涉及到二人所持樂器的具體細節。建寧公主以此典故為題,很顯然,一是以弄玉和簫史的婚姻為例子,申明未來的夫婿,必須跟自己誌同道合。二則,想要考校求婚者知識的廣度,免得嫁給了一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或者白首窮經的書呆子,後半生過得索然無味。

“笙者,生也;相傳為女媧氏所作,義取發生,律應太簇。簫者,肅也;相傳為伏羲氏所作,義取肅清,律應仲呂。古有’雅簫’,編二十三管,長尺有四寸;又有’頌簫’,編十六管,長尺有二寸。總謂之簫管。其無底者,謂之’洞簫’。後世厭簫管之繁,專用一管而豎吹之。又以長者名簫,短者名管。今之簫,非古之簫矣!然其所奏之樂,卻毫厘不差。蓋去繁就簡,人之本欲也!若棄一管而重回二十三編,則非但奏者不勝其力,聞著亦難免頭暈腦脹!何苦來哉?!”這回,卻是劉秀搶了先。麵帶笑容,侃侃而談。

話音落下,許子威竟忘記了撫掌。愣愣半晌,才喟然長歎:“善,大善。非但前麵答得毫厘不差,最後兩句,更是切中時弊,令為師耳目一新。隻可惜,當日公主出題之時,你不在場。否則,此言能經公主之口,傳入陛下之耳,明年冬天時,也許就可以少凍死許多人!可惜,真是可惜!”

如果您覺得《劉秀嚴光》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1/518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