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野生袁道長(1 / 3)

吐穀渾因為羅雲生深入討伐的原因,其實已經進入一種極其混亂的狀態。

而相比之下,隴右道則十分寧靜。

戰事結束之後,羅雲生返回隴右道等待聖旨,奇怪的是,聖旨久久不至,沒有李世民的調令,羅雲生仍然是觀風使。

這段時間,以蕭瀟嶽為首的商人,一批接一批的進入隴右道,滿載著修繕城防專用的磚石泥瓦和製造皮革的石灰。

羅雲生專門找當地的官員劃出一塊地,建造起一座巨大的皮革作坊。

當初因為戰亂而不得不流離失所的百姓,如今也一批批的得到安置,看到如今欣欣向榮的涼州城,忍不住在塵土中哭嚎一陣,然後擦幹淨眼淚,一聲不吭的加入重建家園的大隊伍。

當然,蕭瀟嶽肯定不會隻掙那些費力氣且不算討好的活的。

隨著蕭瀟嶽的到來,涼州城仿佛換了癌症一般,在勃勃生機之中,搞出了讓人厭煩的病症,越發的混亂起來。

短短的幾日,便開了數家賭場,勾欄,大把大把的銀錢流水般花了出去,於是涼州城鶯歌漫舞,夜夜笙歌,銀錢堆砌起來的歡聲笑語傳揚城外夜空。

這座戰亂甫息的城池,漸漸煥發出勃勃生機。

………

貞觀九年,三月初,一個尋常的日子。

羅雲生百無聊賴的看著將士們訓練,思考著接下來的人生。

這一天,羅雲生仍舊沒有等到皇帝的聖旨,卻意外等來了一個道士。

道士是個老道士,但是鶴發童顏,穿著一身道袍,手裏拿著個拂塵,另外一隻手杵著拐杖,似乎走了很遠的路。

一臉慈眉善目地站在轅門外,笑嗬嗬地看著來回巡弋的將士。

道士雲遊四方,來到涼州城首先要拜見涼州別駕崔雄,可惜這段時間,大戰方歇,唐軍剛剛回到涼州,可以用百廢待興來形容。

崔雄忙得腳不沾地,道士根本沒見到他的人。

在城中打聽了一番之後,得知城裏還住著一位跟欽差一般的觀風使,而且還是皇帝陛下頗為喜歡的涇陽縣子。

所以此時此刻,道士站在了大營的轅門外,笑嗬嗬的等待羅雲生的接見。

羅雲生如今已完全將涼州大權交還給崔雄,相比崔雄的忙碌,羅雲生卻顯得非常清閑,清閑得每天睜開眼的第一件事便是琢磨今天該幹點什麼事來虛度漫長無聊的時光。

聽說有道士求見,羅雲生當即便來了精神。

道士啊,應該會開光吧?至不濟也叫他給自己批個八字,算算流年什麼的……

來到這個世界幾年了,羅雲生與道士還沒打過交道。

羅雲生對宗教並不排斥,隻要是和平的,沒有侵略性的,教義不走極端的宗教,羅雲生都能接受,當然,最重要的是,宗教能夠指引人心向善。

說它是迷信也好,蠱惑人心也好,不論何種手段,畢竟目的是好的,各種宗教造出的各種神佛,他們法力無邊,逍遙自在,評判人間善惡,曆盡滄海桑田,終歸有一樣:它們都在指引世人向善。

善良的人才有資格跟神佛們一起玩,不善良不帶你玩,當然,如果你是惡人,又想和神佛一起玩,很簡單,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或者……放下屠刀,一起煉丹。

上輩子,羅雲生倒是和和尚相處過一段日子,說實話他對和尚的感官並不怎麼好。

白天上班念經,下班回家照樣吃肉。

倒是道教,楚行有點好感。

主要是在李唐,道教是國教,老李家一幫子人,尋找存在感,竟然找到了李耳身上,以至於即便是羅雲生也不敢對他沒好感。

但是穿越到了李唐這麼久,羅雲生還真的跟道爺們沒啥接觸。

眼前這個仙風道骨,穿著一身飄逸長袍,感覺一陣風就能吹飛的道爺,看起來確實不錯。

但是隔著老遠,便能聞到一股濃濃的汗酸和臭味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像極了百年未曾得到過清掃的東司。

那味道,真的很酸爽。

不過,道爺卻有一雙無比澄澈的眼睛,仿佛一汪清泉,可以容納這個世界所有的汙穢,透徹著對世間的洞徹和豁達,以及對蒼生的憐憫。

羅雲生走出轅門。第一眼便看到了他的眼睛,然後才是他整個人。

道士在朝他笑,笑得很和善,漫長的行路令他滿麵風霜塵土,可笑容卻幹淨得像冬天的白雪。

見身著華貴的羅雲生走出轅門,道士笑容更深了,仔細打量了他一眼後,雙手合什躬身,低宣了一聲道號。

“無量天尊!聽說尊駕乃是在長安救苦救難的羅雲生!貧道有禮了。”

羅雲生楞了一下,然後堆起笑臉,準備親自上前攙起他。

別看羅雲生不怎麼鳥那些文官團體,但是對於宗教人士,卻是絕對不敢得罪的。因為這群人每天沒事情幹,誰敢得罪他們,他們整天琢磨你,絕對讓你受不了。

“道長遠道而來,一路辛苦……”羅雲生有樣學樣。也雙手合十躬身回禮,然後朝道士走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