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家夥早就從各種渠道,知道隴右的少數民族的叛亂已經解決,各個丟失的城池,已經盡數奪回,但是在如此正式場合的肯定,大家還是第一次。
大家覺得,多半是李世民這狗東西,耍陰謀詭計,故意壓一壓,看看大家的反應。
其實他哪裏知道,在場的眾人,雖然關起門來,能打出狗腦子。
但是在心裏,還是希望大唐無比榮耀的。
朝中的大臣們,一個個配合李世民的表演,紛紛露出了原來如此的神色。
最終配合著,不斷說著,聖人英明,彩之類的話語。
旋即便笑眯眯的看著李勣等人的表演,我們這些人太難了,剛剛被聖人打壓了一番,日子過得緊巴巴的,關起門來,還要看你表演。
這日子,過得太辛苦了。
等到兵部的官員念完手中的文書之後,大殿內的氣氛變得有些緊張起來。
因為到現在為止,喜報念完了,這群人包括李勣在內,依然待在原地,沒有離開的意思。
一眾朝臣,覺得後麵肯定還有事情。
朝臣一臉不滿意的看向李世民,馬上就要過年了,能不能不要考驗大家夥的心髒。
大家夥的日子過得都挺艱難的啊!
但是李世民隻是一臉的風輕雲淡,並沒有想表達任何想法的意圖。
大家隻能眼巴巴的看向李勣等人。
大家心裏又開始埋怨李勣,你一個臨時頂班的兵部尚書,那麼拿捏做什麼啊!
我們要過年,我們要回家。
大唐今年夠糟糕了。
我們不想聽到更糟糕的消息!
我們要過年啊!
在眾人期盼的目光中,兵部一名侍郎終於上前一步,拿著一封嶄新的軍報,大聲念道,“十一月,觀風使羅雲生大敗吐穀渾軍拓跋木奇,俘虜兵馬兩萬餘人!”
嗯?
不是,搞什麼啊?
這個軍報,咱們之前不是已經宣布了嗎?
大家還挺開心的。
沒想到,觀風使小小年紀,竟然能挫敗吐穀渾的陰謀,有力的維護了大唐的安全。
大家都很敬佩的。
如今沒有人敢嫌棄觀風使年紀小,做不成大事了。
怎麼又來一遍?
可就在這時,這名兵部侍郎繼續念叨:“觀風使羅雲生,整頓降兵,由拓跋部落、突厥各部落,組建了一支聯軍,番號忠唐軍,另觀風使統帥隴右兵馬,準備反擊吐穀渾!”
啥玩意?
不是,大唐組織各路兵馬,聯合進攻吐穀渾嗎?
怎麼觀風使自己去了?
李世民你是不是瘋了?讓一個孩子,統帥大軍,進攻一個國家?
關鍵是,還是帶著一群俘虜去的。
大殿內的一眾大臣,被驚得連下巴都要掉下來了。
還未等一幹朝臣反應過來,另外一名兵部侍郎也拿出一份軍報說道:“十一月下,大都督李大亮相應觀風使楚行,率軍加入,大軍已經突破邊境防線,攻克百穀城。”
“嘶!”朝臣聞言,皆倒吸了一口冷氣。
大家夥覺得,大家需要靜一靜。
要知道,百穀城那可是地地道道的吐穀渾的地盤。
待手下的侍郎們說完之後,李勣上前,一臉喜悅之色說道:“今歲,觀風使率軍入吐穀渾,已經連克大小城池二十餘座,俘獲百姓二十餘萬,另有各種金銀珠寶八千餘車,另有繳獲糧草堆積如山,暫時無法統計!”
大殿內,李勣依然在繼續宣揚著羅雲生的戰績。
可是大殿內的百官臣僚,早就被驚得呆若木雞。
大家先是驚訝的不行,誰曾想到,羅雲生一個孩子不僅僅穩住了隴右的局勢,還一轉眼間,句跑到吐穀渾,給大唐打下了大大的疆土。
旋即大家意識到,此次羅運行出行,屬於軍事行動。
大唐一下子拿了那麼多錢財,他們的戰爭債券一時間,竟然有了莫大的收益。
大臣們,紛紛看向龍椅的方向,既是震驚,又是無語的看著李世民。
你好歹也是個皇帝。
別跟街頭的老百姓一樣好嗎?
觀風使雖然這一仗打的不錯,但是也不至於這般炫耀啊!
“朕也沒想到,朕的義子竟然有這麼大的本事啊!”
早朝過後,李泰忍不住亦是感慨道:“沒想到啊,羅雲生竟然有這般的本事。”
這時,他身後傳來一聲調侃般輕笑。
“王兄是擔心,太子哥哥身邊多了一個強力的援助嗎?”
李泰聞言轉身望去,這才發現,在他背後這般說話的,竟然是稚奴那小東西。
“你小子是最近沒挨打,皮癢了啊!”
隻見李泰深深的看了一眼李治,冷笑著說道:“你以為王兄,竟然那麼不懂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