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問政2(2 / 2)

他覺得做做生意,跟朋友瀟灑一把,是很快意的事情。

甚至每日呆在羅家莊當個富家翁,也足夠了。

因為無足輕重的自己,偶爾幹一件好事,就足以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可一旦真正頻頻接觸朝堂,那種感覺就沒有了,所有人都會將這種情況當做理所應當。

比如之前的羽絨服出現的時候,所有人都表現出足夠的欽佩,而這一次煤炭,則讓所有人覺得很應該。

他是涇陽縣男,他是太子的幕僚官員,這都是他應該做的。

這個時候,說錯了,做錯了,便要承擔責任了。

所以此時開口,越發的需要斟酌。

“你繼續說下去,不用怕。”

李世民看出了羅雲生的猶豫,但李世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一個不能接受臣子納諫的君主。

隻見羅雲生繼續說道:“敢問陛下,我大唐連年征戰,可以戰勝對手的依仗是什麼?”

李世民呆住了,他左右環視,目光落到了長孫無忌身上,長孫無忌起身道:“陛下英明神武,戰場上指揮大軍,如指臂使,自然無人是我大唐的對手。”

“不要臉!”

羅雲生對於自己家的股東說話的方式很是嫌棄。

因為這種話,讓他來說,效果會更好一點。

所以此時,羅雲生搖搖頭,說道:“不對。”

這就有點打李世民臉了。

誰都知道,李世民對於自己在戰場上的征戰非常自豪。

長孫無忌瞪了羅雲生一眼,對於他打斷自己的話,非常不滿意。

羅雲生淡淡的說道:“大唐之所以可以掃平天下,在於我大唐占據關中之地,在於我大唐法度嚴明,在於我大唐的物資供應優於其他諸侯,在於我大唐關中男兒兵員素質優渥,所以我們在麵對對手的時候,往往可以無往不利。

因為他們的鎧甲沒有我們的堅固,兵器沒有我們的兵器鋒利,糧草沒有我們充足,到了戰場上一旦戰事持久,我們必勝,這是戰爭的鐵律,再優秀的將領,也難以改變。

“可眼下的形勢並不是這樣的,大唐的重心已經從戰爭轉向於內治,資源本身已經開始大規模向治理國家傾斜,尤其是雪災之後,大量的資源優先供應災區,導致之前軍隊的優勢慢慢消弭。”

“當然……”羅雲生頓了頓,“當然,問題可能沒有臣說的那麼嚴重,軍隊的問題也不是臣可以過多質疑的,還是說說吐蕃吧,吐蕃的君主素有大誌,有吞吐天下的誌向,而吐蕃的士卒,常年居於高山之間,早就習慣了困苦的環境,高山、嚴寒對於他們並不算什麼,而我大唐的兵士,大多來自關中,對於高原的氣候並不適應。

所以隻要發生戰事,其實我們是處於劣勢的。

尤其是鬆洲這個地方,劍南道通向吐穀渾的交通要道,吐蕃欲征服吐穀渾,便必取鬆洲。”

羅雲生繼續說道:“其實對於吐蕃,諸位大人根本不用擔心,吐蕃的政治體製落後,國力也沒有想象的那麼強悍,他能出動的精銳兵士,撐死了三五萬人,對於這種對手,隻要我大唐派出精兵強將,訓練一段時間,能夠使用冰天雪地,乃至高原環境,就可以反擊,甚至攻入吐蕃本土也不足為奇。”

羅雲生的思路非常清晰,令李世民和房玄齡等人默然。

這小家夥確實妖孽,尤其是他的見解,是很多人之前都沒有想到的。

一旁奉命觀政的太子李承乾更是眸子裏異色連連,他終於明白,自己的義弟到底強在哪裏了,這是心中有錦繡,做什麼自然都比別人強了。

做生意實在是委屈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