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這個機會,你好好的歇歇,同時也讓羅雲生明白,在大唐凡事要講究個規矩,無法無是要付出代價的。
朕今日可以在朝堂上袒護你們,但該處理的,朕絕對不會心慈手軟。”
李世民對於羅雲生的表現其實很不滿。
“我那徒兒平素裏還是知禮守法,顧全大局的,昨日之事,想必定有他自己的考量,一會兒陛下不如親自問問。”
李靖是位非常不錯的老師,哪怕刑部尚書的位置被奪去,依然在為學生爭奪權益。
房玄齡亦點點頭道:“陛下,此事莫急,還是問清楚為好。”
話音剛落,羅雲生就宦官帶入政事堂。
“見過陛下,見過房相,見過恩師。”
羅雲生還不知道,適才老師因為自己丟了刑部尚書,還跟往常一樣行禮。
“哼!羅雲生,你好大的火氣,因為你,大唐和吐蕃之間很有可能掀起紛爭,你負的起這個責任嗎?”
李世民看著羅雲生的表情,心裏就很氣。
“羅縣男,不論吐蕃使者做了什麼?
你何至於砍斷人家的手腳,這傳出去,豈不是讓人家我們大唐狂傲無禮?”
此時已經不是在朝堂上,房玄齡也忍不住訓斥羅雲生幾句。
“臣服大唐的番邦國何止百數,要是因為你,導致藩國動蕩,你萬死不辭。”
李世民考慮到未來,就非常頭疼。
“陛下,臣覺得你不必擔憂,臣早就過吐蕃狼子野心,與我大唐之間必有一戰,一個狗屁使者,砍了就砍了。
莫是他先惹著我,便是他沒惹我,我也要找機會,砍他一頓。”
“混賬!你吐蕃狼子野心,他們就狼子野心了?
吐蕃若不是存了與大唐和平相處的心思,如何會派遣使者來求婚?”
看到羅雲生自負的樣子,李世民就越發的惱火。
“陛下,不是臣,國與國之間的和平,與聯姻有什麼關係嗎?
當初大漢與匈奴聯姻還少嗎?
臣也沒見冠軍侯少殺一個匈奴人。”
羅雲生的話一處,眾人都沉默了。
羅雲生繼續道:“吐蕃與吐穀渾這幾年,哪年與大唐的邊境摩擦少了?
鬆讚幹布是吐蕃難有的雄主,有爭霸下之誌,此次求婚,陛下如何知道不是他們吐蕃的緩兵之計呢?
將和平寄托於敵人的求婚,是不是有些自欺欺人了呢?”
羅雲生的話音落下,政事堂越發的安靜。
李世民、房玄齡、李靖,都是在戰火中走出來的英豪,知道聯姻換和平,純屬是大的笑話。
大唐不將打服了,是不可能和平的。
以前大家都對吐蕃表現出來的和平意願非常欣喜,卻從未思考過,吐蕃為什麼非要與大唐和平,不過如今羅雲生屢屢提及此事,就由不得大家不去思索了。
大唐靠聯姻真的能換取與吐蕃的和平嗎?
“雲生,依老夫來看,吐蕃狼子野心不假,但是今年雪災,各國都不好過,你卻非要口口聲聲,大唐與吐蕃之間近期必有一戰,是不是有些誇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