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魏征名氣大、脾氣臭之外,還因為魏征竟然能跟老娘做朋友,成為酒友。
他覺得魏征絕對有不為人知的秘密,他絕對不會像是史書記載的那麼刻板。
肯定有他不為人知的活潑的一麵。
愛喝酒的人,怎麼會是一個純粹的固執、刻板的老頭呢。
可就是這麼個敢跟自己在政事堂品酒的老頭,願意為下百姓以身試毒的老頭,死後不僅僅被李世民砸了墓碑,還背負上跟太子一起造反的名頭。
這老頭在弘文館為自己出頭了一次,他覺得自己有必要幫他一幫,“魏公要用我家的石炭試毒,到時候我陪他聊聊。”
“那可就太好了。”
杜正倫雖然對自己的命運抱怨不已,但是對於魏征還是非常敬佩的。
見羅雲生竟然主動願意幫忙,可把杜正倫高興壞了。
好像事情到了羅雲生這裏可以直接解決了一般。
“魏征這老頭不錯,我不能看著他往火坑裏跳,我自己做聖人就去做聖人,但是不能逼著大家跟他一起做聖人。”
羅雲生擺擺手道:“這跟孔夫子罵子貢贖金是一個道理。
得考慮人民群眾的道德水準不是。”
“老杜,你在陛下身邊兒,最近可有邊關的消息?”
“邊關的消息倒是有不少,不過都是些年底一些部落首領派人來進貢。”
杜正倫笑著道:“涇陽縣男,你是想問吐蕃的事情吧?”
“是啊,我上次在弘文館被陛下一頓嗬斥,我總得找回麵子吧。”
羅雲生很直白道。
“你還魏公的做法跟子貢贖金一般,你呢?
你也是個得罪人不償命的主,吐蕃那邊兒出事兒,你就開心了不成?”
杜正倫感覺身邊兒欣賞的人,從陛下到涇陽縣男就沒有一個讓自己不操心的。
還能不能愉快的吃火鍋雞了。
“我跟魏公可不一樣,我是得罪人之後,大家覺得魏征是沽名釣譽,是錯的。
而我的答案很明顯啊,吐蕃鬧事兒就是鬧事兒了,沒鬧事兒就是沒鬧事兒,我想貞觀朝還不至於到了是非不分的地步吧。”
“莫非,吐蕃真的有可能進犯?”
杜正倫壓低了聲音道:“陛下雖然在弘文館訓斥了你,但是事後也做了準備,下旨讓鬆洲注意警戒。”
“嗯。”
羅雲生點點頭,笑道:“陛下還是善於納諫的,隻要不出事兒,我丟點臉無所謂,反正我號稱婦女之友,怎麼被嘲笑都無所謂的。”
頓了頓,他又促狹笑道:“聽那吐蕃人一身膻氣怪味,這種人也來我們大唐談和親,陛下真的是瞎了麼,不直接將人趕走,有什麼好談的。”
“國家大政方針,我們就別插嘴了。”
杜正倫搖搖頭道:“這是相公們和陛下考慮的事情,咱們懂個屁,你做你的生意,我寫我的史書,別整想著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