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豳州行(2 / 2)

羅雲生點點頭,沿途他已經看到不少被風雪吹倒的木屋。

今年的雪災比貞觀二年稍微要好一些,據貞觀二年困難道,隻能打開城門,讓百姓自己出去尋找活路,今年好歹是國庫裏有點底蘊,可以用來賑災了。

此地應該之前是個鄉鎮,卻因為風雪連土牆都倒塌了。

“就是在此地發現了墨石。”

蕭瀟嶽道。

二人牽馬走在大街上,沿街乞討的百姓非常多,二人倒是不用擔心有人搶劫,因為風雪中的百姓隻比活人多一口氣,甚至還有很多人屍體已經冰涼。

“關中地區還好一些,每都有朝廷派遣的使者派粥,別的地方就不好了,不知道要死多少百姓。”

蕭瀟嶽雖然是世家子弟,但是卻多少有些憐憫之心,“要我,咱們別買荒山了,拿著銀子賑濟百姓吧。”

羅雲生搖搖頭,“很多事情,不是想做就能做的。

你拿自己家的錢賑災百姓,少了那叫杯水車薪,多了叫收買人心。

一個不能救人,一個終究害己。”

豳州的煤礦資源非常豐富,掃幹淨雪甚至可以直接露開采,所以接下來最重要的反而是勞動力資源。

現在是困難時期,豳州的牙行簡直人滿為患。

根據蕭瀟嶽打聽到的消息,之前的豳州的采石業非常發達,每到冬前往豳州采石的青壯勞力不計其數。

羅雲生起先以為自己聽錯了,冬寒地凍的去采石,這不是要命麼?

後來經介紹才明白,這原來是古人的獨特的智慧。

一般采石場會在冬的時候,給石頭上打一個很深的洞,然後往裏麵灌滿井水並封實,等到晚上降溫,水結冰,石頭就會自然而然的裂開。

可今年雪災實在是太過於嚴重,朝廷根本挪不出手來下訂單,因為一般隻有朝廷需要大規模的用石頭,去修築城牆、修建河堤。

如今關中大災,朝廷將錢糧全都用在賑濟災民上,這也就導致了豳州這個地方,大量的勞動力失業。

根據羅雲生和蕭瀟嶽二人估算,從涇陽縣到豳州起碼超過三五萬的百姓,沒有工作,全家人嗷嗷待哺。

牙人一臉絕望的對著門前的想要做工的百姓吆喝著,“大家夥回吧,現在寒地凍的,咱這裏也沒活做!”

羅雲生和蕭瀟嶽二人進了牙行,一群百姓擺著各種自認為健壯的姿勢,想要尋個機會,立刻被牙人推開,“瞎了你的狗眼,擋貴人的道,你們還想不想混口飯吃。”

一群百姓這才散開,讓羅雲生進了正堂。

牙人麵色有些發黃,身材高大,但卻有些瘦削,看樣子這牙人日子過得也不富裕。

見羅雲生和蕭瀟嶽穿著時下長安最昂貴的羽絨服,就知道這二位爺肯定是不簡單。

當下笑容滿麵道:“二位郎君,你們是準備采石自用?

還是替朝廷采買?

我跟您們,咱這邊兒別的不行,采石匠人的技術可是一等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