郤宛想要借這一次機會看看呂武是個什麼樣的人。
幾個夥伴先後開溜。
今的事情來了個沒頭沒尾。
呂武察覺到郤宛看自己的異樣眼光,納悶這人是個什麼情況。
在分別時,郤宛講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話,更加讓呂武感到詫異。
新軍將趙旃沒有向國君辭別,更沒有給其餘幾位“卿”什麼交代,離開新田後真的跑回了自己的封地邯鄲。
晉國貴族借著趙旃的舉動,各懷心思地操作了一把。
他們卻對趙旃同情不起來。
一個能背祖忘宗的人,不管出於什麼樣的原因,人品早就敗壞幹淨。
沒人希望跟這樣的人有太多接觸,看到被欺淩也隻會覺得活該。
因為這種心思,眾貴族對呂武去鬧了欒書,還有去宮城幹了出格的事情,看法顯得比較複雜。
他們覺得呂武懂得感恩,腦子卻是有些不太好。
呂武需要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聽到一些評價,總結下來是有得有失。
新軍將趙旃私自出奔的插曲過後,眾貴族將注意力集中在欒書身上。
大概那次事件的半個月後,欒書拿出了賞罰方案。
國君仔細看了,不情不願地蓋章,表示了認可。
其實,國君的看法不重要,重要的是蓋上印璽。
欒書的解決方案很傳統。
戰利品該是誰的就是誰的,該上交的四成,一分一毫都不能少;功勞評定則是看菜下碟,有背景就十成十的升爵升官,沒背景或是背景差一些則打些折扣。
因為在處理戰利品上麵公平公正,又有趙旃膽怯私奔,欒書在功勞評定上對郤氏進行不講道理的偏袒,隻要不是牽扯到自身,沒誰站出來當正義使者。
事實上,夠格出聲的家族,他們事先已經對趙旃的處置有了決議。
該進行的交易都已經是既成事實,國君表現出留住趙旃,甚至可能讓趙旃升官,才是對他們不利。
趙旃很識相,並且是用那種方式走掉,他們感到無比滿意,哪會再多事。
實力最強的那一批貴族滿意了,剩下的那些滿不滿意都左右不了大局。
這就是晉國的自有國情。
在這一次軍功評定中,呂武一“師”之“帥”正式被確定下來,爵位也晉升為中大夫。
他當然感到了振奮,看戰利品分配文牘的時候,覺得有些沒看懂。
也不是沒看懂,是訝異還能有那樣的操作!
欒書將本來屬於呂武的戰利品,劃出了一些交給郤氏。
那一部分不多不少,恰恰就是郤至交換俘虜時,派回家臣給了呂武的份額。
這樣事情就變得有些複雜了。
欒書這是擺明了在公器私用,看似滿足了郤氏,實際上惡心了呂武以及韓氏、魏氏,分明是要讓人結仇!
在這個年代,不是所有立下的功勞都能得到該有賞賜。
等於,上位者不給,潑之功都能被無視。
郤至答應呂武在官職上麵的晉升,等於是履行了承諾。
以郤氏的家業,還在乎那些財帛和奴隸?
在呂武有點想明白過來時,郤至派家臣過來。
這位郤至的家臣就一個意思:俺主人一個唾沫一個釘,該給的不會少,東西已經重新送過來。
那麼,這是搞的哪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