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心態決定成敗:管好心情,遠離自設的心理陷阱(1 / 3)

成功與失敗之間最大的差別,往往就是心態。心態決定命運,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有什麼樣的人生。你積極、樂觀,你的人生就豔陽高照;你悲觀、消極,你的天空就布滿陰雲。

1.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有什麼樣的人生

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試想一下,為什麼有些人就是比其他的人更成功、賺更多的錢、擁有不錯的工作、良好的人際關係、健康的身體,整天快快樂樂地過著高品質的生活,似乎他們的生活就是比別人過得好?而許多人忙忙碌碌地勞作卻隻能維持生計?其實,人與人之間並沒有多大的區別。但為什麼有許多人能夠獲得成功,能夠克服萬難去建功立業,有些人卻不行?不少心理學家發現,這個秘密就是人的“心態”。

關於心態,一位哲人說:“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偉人說:“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說:“人與人之間隻有很小的差異,這很小的差異卻造成了巨大的差異。很小的差異就是心態,巨大的差異就是不同心態產生的結果。”馬斯洛又說:“心若改變,你的態度就會跟著改變;態度改變,你的習慣就會跟著改變;習慣改變,你的性格就會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你的人生就會跟著改變。”

是的,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一個人若是被一些消極的心態所左右,他的人生航船便很有可能駛入淺灘,失去發展的機會;一個人若是一生持有良好的心態,那麼他的人生之路就會越走越寬,生活的景色就會越來越美,生活的價值就會越來越大。

因此,對一個生活和事業都想取得成功的人來說,心態非常重要。如果你保持積極的心態,掌握了自己的思想,並引導它為你明確的生活目標服務,你就能享受生活的美好。

環境不易改變,不如改變我們自己;性格不易改變,但是心態卻可以調整。因此,你要激發你的潛力,改變你的心態。心態的不同必然導致人格和作為的不同,最終導致命運的不同。與其在抱怨中失去機會,不如在改造心態中練就本領。改變心態,幸福和成功才能和你擁抱,好心態是決定人生成敗的關鍵因素。

在推銷員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直廣泛流傳著:兩個歐洲人到非洲去推銷皮鞋,由於那裏天氣炎熱,非洲人向來都是打赤腳。第一個推銷員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腳,立刻失望起來:“這裏的人都打著赤腳,怎麼會買我的鞋呢?”於是放棄努力,沮喪地打道回府。另一個推銷員見到非洲人打著赤腳,驚喜萬分:“這些人都沒有皮鞋穿,這裏的皮鞋市場大得很呢。”於是想方設法引導非洲人購買皮鞋,最後發了一筆大財。

成功與失敗僅在一念之間,這就是心態的作用。同樣是非洲市場,同樣麵對打赤腳的非洲人,由於一念之差,一個人灰心失望、不戰而敗,而另一個人則滿懷信心、大獲全勝。

心態是我們真正的主人,它能使我們成功,也能使我們失敗。同一件事由具有兩種不同心態的人去做,其結果可能截然不同。心態決定人的命運,不要因為自己的消極心態而使自己成為一個失敗者。要知道,成功永遠屬於那些抱有積極心態並付諸行動的人。成功需要健康的心態,沒有健康心態的成功早晚會出現漏洞,甚至會塌陷。為什麼拿破侖能夠頂住壓力而叱吒風雲?為什麼海倫·凱勒在雙目失明的情況下,心中依然有光明之夢?這都是健康心態所起的作用。

如若我們希望將自己的人生加以改變,最簡單且唯一可行的方法即是將我們內心世界的想法付諸改變。我們將心態稱為人格,它來源於我們頭腦中的思想。當心態改變後,人格隨之改變,最後直至改變身邊的所有人、事物與環境。改變自身心態之路並非輕而易舉,隻有通過不懈地努力才有可能得以實現。當我們麵對阻力時,我們可以運用視覺化的藝術作用援助自己,即將頭腦印象中負麵的消極圖像用可令自己興奮的正麵圖像加以取代,從而形成令自己滿意的精神圖像。在保存內心理想圖像的同時,請不要忘記將要實現這些願望時所必須具備的決心、能力、才華、勇氣、力量或其他任何精神能量等一並儲存,並放在你內心的最深處,因為這些圖像所必不可少的因素會更加容易地將你的精神與理性完全融合和對接,賦予你頭腦中的精神圖像以勃勃的生機。

當我們追求目標時,請堅信自己可以達到理想中的最高境界,因為此時你已經被賦予了強大的力量源泉的支持,完全有能力應付眼前的一切。當你堅定不移地向著最高目標而努力,精神能量就一定會把最高理想的現實送至你的手中。百煉成鋼的道理在這裏依然適用,任何事物,隻要你長期不懈地堅持,多次重複就會逐漸形成習慣,習慣後的行為在實施時顯得是那樣輕而易舉。同時,如果你努力避免壞習慣,也會使你逐漸從中解脫。努力實踐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隻要堅定這個付出必得的法則就可以戰勝每一個困難險阻。你此時一定為這條法則而歡欣鼓舞,放心大膽地去實踐它吧。

如果你想改變自己的世界、改變自己的命運,那麼你首先應改變的是自己的心態。隻要心態是積極的,那麼你的世界就會是光明的,你的人生就會是成功的,你的命運就會是與眾不同的。改造環境之前,最先要實現的是改變自己,而改變自己之前,最迫切的是改變自己的心態,因為每個人無法掌控生存環境,卻可以掌控自己的心態,去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即駕馭自己的人生。

2.心態對了,世界就對了

改變自己的心態,就能改變自己的世界。

常言道,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這個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很容易就被人忘記。很多人,一旦生活中遇到什麼不如意的事情的時候,就感到世界和自己過不去,好像生活就該是一帆風順似的。其實,仔細地想一想,究竟是世界和我們過不去,還是我們和世界過不去呢?答案不言自明。

是的,不要和這個世界過不去,和世界過不去其實就是和自己過不去。很多人都在生世界的氣,對世界感到憤怒,然而有一天,你終會發現,不是這個世界錯了,錯的隻是我們自己。可以說,世界永遠都在那裏,它什麼都沒變,太陽今天升起,明天依然會照常升起,仿佛一切都沒改變,都是在永恒中運轉。可我們呢?誰也不能保證我們的明天會怎樣。當然,世界也不會在乎我們對它的看法,但是如果我們的看法錯了,卻會反過來傷害我們自己。

不要總是抱怨世界,把自己的不滿全部發泄到世界身上,怨恨世界和社會沒有給你提供一個更好的生存環境。你必須明白,世界是根據人的態度的改變而改變的,而不是以你的意誌為轉移的。這與你的智商無關,而是與你看待世界及他人的態度有關。如果你改變了自己的態度,你眼前的世界即使還是原來的那個世界,可在你眼裏,它卻變得不一樣了,因為你變了,當你變得更完美時,世界也會跟著變得更加完美起來。所以,當你對了,世界就對了;當你對世界的看法對了,生活也就對了。

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位牧師正在考慮第二天如何布道,卻總也想不出一個好的講題,於是他很著急,而他6歲的兒子總是隔一會兒就來敲一次門,要這要那,弄得他心煩意亂。

為了安撫他的兒子,不讓他來搗亂,情急之下,他把一本雜誌內的世界地圖夾頁撕碎,遞給兒子說:“來,我們做一個有趣的遊戲。你回房子裏去,如果你能把這張世界地圖拚好還原,我就給你1美元。”

兒子出去後,他把門關上,得意地自言自語:“哈哈,這下終於可以清靜清靜了。”

誰知沒過幾分鍾,兒子又來敲門,並說地圖已經拚好,他有點兒詫異,也有點兒不太相信,就跟著兒子一塊兒來到了兒子的房間。果然,那張撕碎的世界地圖完完整整地擺在地板上。

“怎麼會這麼快?”牧師吃驚地看著兒子,不解地問。

“是這樣的,”兒子說,“世界地圖的背麵有一個人的頭像,頭像對了,世界地圖自然就對了。”

兒子無心說的一句話給了牧師深刻的啟發,牧師慈祥地愛撫著小兒子的頭,若有所悟地說:“說得好啊,人對了,世界就對了,我已經找到明天布道的題目了。”

這個故事提示了一個簡單而又深刻的哲理:簡言之,我們周圍的世界取決於我們每個人,也就是我們的世界是什麼樣子取決於我們每個人是什麼樣子、取決於我們對世界的看法,而不是取決於世界,看法對了,世界就是對的。

如果你發現自己長期處在憂慮、痛苦中,就需要提醒自己在哪裏出現了問題,因為人的正常狀態是感到和諧而完滿的。

其實,改變這個世界的關鍵就在於改變自己的想法。

改變自己的心態,就能改變自己的世界。

改變自己,實質就是改變自己對世界的看法。

改變世界,實質就是改變世界對自己的評價。

當你改變了自己的想法,擁有了快樂的思想和行為之後,快樂就如願而至。

3.征服了情緒,就征服了世界

“被約束的才是美的。”——米開朗琪羅

米開朗琪羅曾說:“被約束的才是美的。”對於情緒來說也是如此。一個人的情緒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調控,如果遇到喜事的時候就喜極而泣,遇到悲傷的事情時就一蹶不振,那麼人就有可能成為情緒的奴隸,成為情緒的犧牲品。相反,如果能征服自己的情緒,就能征服一切。

當然,情緒有很多種,如希望、信心、樂觀、悲哀、憤怒、失望、忌妒、仇恨,等等,其具體的體現就是我們的心情。

可以試想一下,如果你一會兒心情憂鬱,情緒一落千丈;一會兒又怒火中燒,使你的朋友們對你敬而遠之;一會兒又情緒高昂、手舞足蹈,誰還願意與這樣情緒不定的人交往合作?而且,情緒不穩定的人對於自己確立的目標也常常不能堅持到底,做事容易情緒化、朝三暮四,高興了就做,不高興就扔在一邊,絲毫沒有計劃性和韌性,這樣的人能成功嗎?

因此,一個人成功的最大障礙不是來自外界,而是自身。除了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做不好之外,自身能做的事不做或做不好就是自身的問題,是自製力的問題。隻有成功地控製了自己的情緒,才能夠走向成功。

很久以前有一個年輕人,當他每次生氣和人起爭執的時候,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繞著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3圈,然後坐在田地邊喘氣。他工作非常努力,他的房子越來越大,土地也越來越廣,但不管自己多麼富有,隻要與人爭論生氣,他還是會繞著房子和土地跑3圈。為什麼他從來不暴跳如雷呢?大家都很奇怪。

許多年過去了,他已不再年輕。但他心情不愉快的時候還是一如既往地拄著拐杖艱難地繞著土地、房子走完3圈。他的孫子在身邊懇求他:“爺爺,您年紀大了,這附近地區的人沒有人的土地比您的更大,您何必這麼辛苦呢?”

他笑了笑,終於說出了隱藏在心中多年的秘密:“年輕時,每當我生氣、鬱悶,就繞著房子與土地跑3圈,我還會邊跑邊想,我的房子這麼小,土地這麼小,我哪有時間、哪有資格去跟人家生氣?一想到這裏,氣就消了,於是就把所有的精力用來努力工作。可是現在,我一邊走一邊想,我的房子這麼大,土地這麼多,我又何必跟人計較?這樣,我的心又平靜下來。我從來不會浪費時間去沮喪,所以每一天都過得很快樂。”

這位老人可謂是深諳生活的智慧,因為他懂得自己改變不了天氣,卻能夠改變心情。

確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憤怒和悲傷的事情,這個時候,要做的不是自暴自棄、憂傷難過、憤怒發火,而是要學會運用理智和自製來控製情緒,一定要學會自我調節,千萬不能任由負麵情緒蔓延。

例如,當我們內心焦躁的時候,要試著理智地分析原因、恢複自信,讓自己振奮起來。

當我們感到抑鬱的時候,不要把自己封閉起來,要試著通過交談、運動、聽音樂、看書等方式來緩衝內心的壓抑,讓自己慢慢得到解脫。

當我們忌妒的時候,讓自己變得寬容一點兒,試著去看到別人身上的優點,學會欣賞和給予真誠的讚美,不要把時間和精力用在議論別人身上。

當我們疲憊的時候,去散散步、唱首歌,消除一下心中的煩惱,清理一下煩亂的情緒,喚起自己對美好生活的憧憬,體會活著的幸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