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神頭嶺伏擊戰(1 / 3)

“政委,據我了解到,袁晨銘這個人倒是不壞,就是有點貪圖享受安逸。在新一團的時候,跟李雲龍打賭做手榴彈,要求竟然是天天開小灶吃肉。”

說話的政治部李幹事頓了頓,“我看,他吃不了苦,咱們也不能強人所難。”

三八六旅的王政委,是高度近視,他往上推了一下厚重的眼鏡框,頗有些無奈的說:

“是啊,咱們不能強人所難啊!但你也知道,一個懂軍工的人才是多麼重要,放他走了,是巨大的損失。”

二人都沉默了。

放走一個懂軍工的稀缺人才,就是老總也會覺得心疼。

可是沒辦法,他們磨了半天嘴皮子,人家就跟他們打太極,死不鬆口。

且不說強行留下來是違反紀律的,就是不違反紀律,恐怕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不會踏實的。

要把人留下來,就得交心,就得讓人心甘情願,才行。

王政委沉吟了片刻,說:“我看這樣吧,先讓他在旅部住下,咱們慢慢想辦法。

如果他真的是鐵了心要走,咱們也盡可能的為他提供便利,就當是交個朋友了。”

李幹事點點頭:“也隻好如此了。”

……

鬼子掃蕩終止了,進山躲藏的百姓,也都回來了,村莊重新有了煙火氣息。

袁晨銘挎著盒子炮悠閑的在村莊裏漫步,剛當上民兵副隊長沒幾天,官癮還沒過完,就已經卸任了,隨著宣傳隊來到旅部。

還沒見到大名鼎鼎的陳旅長,隻見了旅裏的王政委。戴著一個厚厚的黑框眼鏡,是挺年輕,挺和藹的一個人。

說起話來也是和和氣氣的,比李雲龍強出百倍來。

對於勸他留下來,袁晨銘早就有心理準備了。但他還是堅持以前的想法,打鬼子不缺他一個,還是去做生意,更自由也更能享受一些。

所以,談了半天,他半點沒有鬆口。

至於王政委請他幫忙,指導手榴彈工坊建設的事情,他倒是一口答應了。

召集人手籌措物資,用不著他來煩心,索性就在村子裏逛逛,散散心。

走到旅部大院附近,袁晨銘被兩個人的針便所吸引了。

其中一人四方臉,看起來有點眼熟,像是在哪兒見過,可又想不起來。

他跟另一人說:“大口嶺伏擊戰,哪有你說的那麼誇張。比起旅長指揮的神頭嶺伏擊戰,無論是規模上,還是開創性上,都相差甚遠。

旅長不願意拿以前的功績來說事兒,這倒是讓你們覺得,他李雲龍就比旅長厲害了。”

書生模樣的八路軍,麵露尷尬之色:“是這樣的啊?邢參謀,那你能不能給我講講神頭嶺伏擊戰,我調到咱們旅晚了些,很多事情還不清楚。

這不就鬧了個大紅臉。也怪我,在旅長麵前替他李雲龍吹牛,把自己給兜進去了。”

邢參謀,姓邢的不常見,一旁聽二人對話的袁晨銘回想著,邢捕頭,邢參謀,刑副團長。

他突然瞪大了眼睛,仔細的打量著那人,哦,是了,是後來給李雲龍當副團長的那位,全名叫邢誌國。

他這個副團長中規中距,沒什麼特別的,很容易就被忽略過去。

沒見過的就剩趙剛了,獨立團三巨頭已見其二,有點意思。

對於邢誌國所說的神頭嶺伏擊戰,袁晨銘有所耳聞,但細節並不太清楚。

偷聽不是君子所為,何況站在這兒有一會,說話的邢誌國已經注意到了他。

袁晨銘走上前去自我介紹了一下,也正式的認識了這二人。

邢誌國現擔任旅參謀,是作戰會議室的一員。另一個書生叫邊小衛,是上半年從三八五旅調來的,也擔任旅參謀之職。

部隊有句順口溜,參謀不帶長,放屁也不響。

就是說別看參謀這個職位聽上去不錯,級別也挺高。但是手裏麵沒有實權,指揮哪一個也指揮不動。

當然,當參謀也不全是壞處。這是一個軍師一樣的職位,天天跟軍隊主官在一塊,能學到很多東西。

而且也能被首長記住,一旦有機會下放到下麵,起步就很高。邢誌國後來被派到獨立團當副團長,就是一個例子。

邢誌國他們二人剛才在旅裏,也聽說了袁晨銘的大名,都拿新奇的目光看他,似乎都在想:“哦,原來造手榴彈的是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