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激烈緊張的戰鬥-下(4K)(2 / 3)

但現在就能吃掉的一塊肥肉,憑什麼讓給他們三營?

一排長盯上了準備突圍的老七等人,明確命令道:“弟兄們,就給我打那夥跳的最歡的,手榴彈招呼。”

把最有組織力的打掉,剩下的散兵遊勇就不足為慮。

徐萬才也注意到了投入到戰鬥中的一排,他也指揮著,讓輕機槍編織火力網,擋下準備突圍的偽軍。

一時之間,偽軍傷亡慘重,密切注意突圍部隊的孫二清,沉痛的閉上了雙眼。

他倒不是可惜老七死了,兄弟沒了可以再認。被打死打傷的二十多個手下,也不算什麼。沒有了可以再招。

可是看八路這樣子,今天是不會放過他們的。而這地勢,是想逃也難。

他隻是為自己的生命和前途而擔憂。

倒是聽手下說,八路軍優待俘虜,繳槍不殺。而確實,他有不少手下被抓了,最後又放了回來。

孫二清默默的想起了這些。

當戰鬥打響後到二十五分鍾,丁建中帶著三營運動上來了,完全堵住了前路。

徐萬才當機立斷,下令道:“同誌們,上刺刀,衝啊!”

戰士們猶如猛虎下山,向著偽軍發動了衝鋒。

有人高呼:“殺啊!”

也有人大呼:“繳槍不殺!”

殘餘的百十偽軍,早已被打怕了。見八路勢力強大,抵抗意誌愈發薄弱,根本沒有拚刺刀的想法。

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但戰鬥沒有結束,徐萬才深知日軍才是大敵。他親自帶隊,衝上公路,將戰場分割開來,準備展開最後的衝鋒。

在偽軍已經注定了戰敗的結局時,日軍還在頑強抵抗。

“媽的,還真是個硬茬子。”

在路南側,指揮一連的張大彪,不無感歎的說道。

阪田聯隊的日軍,戰鬥意誌的確頑強。同樣糟糕的境遇,甚至是遭到了火力更猛的打擊,他們也沒有喪失抵抗的意誌,任人宰割。

中野一安慌忙的從馬上下來,先是有了一種被戲弄的狂怒。他信誓旦旦的保證這裏沒有八路,卻被八路在這裏打了一個伏擊。

啪啪打臉,簡直把他的臉抽爛了。

但作為一名作戰經驗豐富的指揮官,他很快便冷靜了下來。並發現了路南側山梁沒有敵軍,且是他們對抗北側八路的重要地勢。

中野一安當機立斷,命令手下的一個中隊長,集中兵力,占據路南側山梁。

鬼子的反擊力量很強,尤其是老兵手中的擲彈筒,給李雲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路北側的封鎖效果不盡人意,要不是張大彪帶人及時的衝了上去,打了一波反衝擊。

差點兒就讓鬼子占了南側山梁,使得整個伏擊功虧一簣。

鬼子的反擊遠沒有就此結束。

相比較路北側山梁的兩個主力連,張大彪手上的一個連兵力,就顯得少了一些。

日軍把他們這裏當成了薄弱點,在半個小時內組織了三次衝鋒。兩次衝出公路,到了山梁上。

張大彪就帶著人和他們打起了白刃戰,兩次又把他們壓回去,守住了山梁陣地。

前路已斷絕,中野一安看得清楚。在手中本錢越來越少的情況下,占據一處高地堅守,也無法做到了。

援軍?

也想想野口大佐三天走了五十裏的行軍速度,和他今天為了趕進度,與其拉開了一大段路程。

中野一安無奈的把這個不可能的選項排除,剩下的隻有一個辦法——向後突圍。

他不是沒有想過,八路既然在這裏布下了口袋陣伏擊於他,豈能不擺一支部隊斷他的後路呢!

可難道因為後麵有敵人就不打了嗎?

明知山有虎,也要向虎山行。

中野一安向他麾下僅剩的一個大尉,下達了最後的命令:“向後突圍!”

呂文元率領三連,在日軍完全進入包圍圈的時候,就已經跟了上來,封住了缺口。

他之前跟戰士們說:“今天布下了口袋陣,就是要一口將鬼子都吃掉。咱們連的任務最重,斷不能讓一個鬼子從這裏逃走。”

戰士們紛紛回答:“連長,我們絕不放走一個鬼子。這回一定讓他們知道咱們八路軍的厲害。”

王德勝也說了兩句,但他站的角度,就跟呂文元有所不同了。

他說:“同誌們,三百多鬼子,二百多偽軍,最起碼是五百件秋裝。把他們都消滅了,咱們團冬天也就不必一件單衣過冬了。同誌們,有沒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