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行軍,行軍(4K)(2 / 3)

中國人有個一字情結,幹什麼都想要第一。

軍隊有第一軍,學校有第一中,班級第一班。凡是這第一的,都寄予厚望,有資源傾斜,往往就成為了名氣最大實力最強的。

恰似人人都想進第一中,然後進第一班,進了軍隊要進第一軍,最好是第一師、第一旅、第一團、第一營、第一連、第一排、第一班。

十個第一,這還不算完,最好娶老婆也是第一個,然後也是第一手的。

關於第一的故事是說也說不完的。

在新一團,第一營是實力最強的,最先組建,骨幹最多,裝備最好。但是在一營,實力最強最能打的不是一連,而是三連。

倒不是說一連的兵就比三連的差,而是因為三連長呂文元能耐強。

一個人連砍十幾個小鬼子,那就跟開了無雙的呂布一樣,簡直是掛逼一樣的存在。

如果在歐洲戰場,沒人玩拚刺刀,他這也就不算什麼。

可問題是在東方戰場,小鬼子自詡武士道精神,也有軍方高層為節省資源的考慮,酷似冷兵器戰爭的拚刺刀大行其道。

在殘酷的肉搏戰中,雙方貼得很近。會親眼看見自己的同袍殺死敵人,也會見敵人殺死自己的同袍。

如果隻是稍有傷亡,或許會激起男人骨子裏的嗜血欲望,更加瘋狂的與敵戰鬥。

但如果是一麵倒呢?

就像被割草一樣,衝上去就被砍倒,肢體斷掉,腸肚流了一地。還會有膽氣衝上去與敵作戰嗎?

恐怕會望風而逃。

呂文元就是讓敵人望風而逃的存在,一旦進入肉搏戰階段,他能一個人把敵人的陣勢殺穿。再加上三連的戰士們,往往很容易的就將敵人殺垮,

憑借這一優勢,三連打的勝仗最多,殲滅的敵人最多,名頭也最響。

張大彪召集三個連長,剛說完團長安排的任務,呂文元就急著開口道:“把任務交給額們三連,額保證漂亮的完成任務。

一連長和二連長相視一眼,同時在心裏暗道:“這貨又搶任務,沒我們什麼事兒了。”

他們倆還真沒什麼可說的,軍隊講究的就是實力,實力不如人就得閉嘴。

一開始,他倆還會主動的開口,也請求把任務交給他們。可營長為什麼放著最好的鋼刀不用,用稍次一些的刀呢?

果然,張大彪聞言,都沒有征詢他們倆的意見,就順水推舟的答應了下來:“行,那就你們三連打頭。老呂你做事,我放心。“

“是,營長。”呂文元答得幹脆利落,恰也反映了他此時的心情。

被鬼子攆的跑了好幾天,不隻是戰士們感覺疲憊,他也覺得累。

主要是心累。

現在能有機會揍小鬼子,嘿,這就又變得精神抖擻,鬥誌無窮了。

且不說呂文元派兵偵察開路,由中野一安帶領的日軍掃蕩部隊,也在按照計劃路線向前推進。

由於之前耽誤的時間太多,中野一安難免存了趕進度的心思,嚴令屬下快速前進,並嚴格規定了單位時間的掃蕩距離。

受過嚴苛訓練的阪田聯隊士兵,很快收拾心情調整狀態,嚴格執行命令,沒有任何不適。

但是安定縣警備隊的偽軍,可就不是這樣了。

警備隊平常就是站個崗,欺負一下老百姓。清鄉掃蕩也有野口正川大佐,這樣“英明神武”的人物帶領他們,日子難免過得舒坦了點。

現在,好日子到頭了,嘴裏的牢騷話就多了起來。

在偽軍掃蕩部隊的中後段,孫二清手下的一個小隊長,跟他小聲嘀咕道:

“大哥,這都已經走了三十裏了,弟兄們的兩條腿都快撐不住了,您要不跟太君說說,讓咱歇歇吧。”

“你怎麼知道我沒說?”

孫二清捶了捶麻木的大腿,恨恨的說:“老子早撐不住了,可跟太君一說。

他差點沒賞我兩個嘴巴子,說什麼放走了八路,就收拾老子。

可走了八路跟咱們有什麼關係,再說八路那麼厲害,咱巴不得遇不到八路。

草,老子是倒了八輩子黴,才在他手底下當差。”

小隊長聞言是瞪大了眼睛,可能真的沒想到是這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