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回到陳留,收拾兵馬,共得十萬,便打算同楊奉決一死戰。忽然得探馬來報,並州丁原親兵五萬大軍,出上黨,已到魏郡;冀州趙雲統兵三萬南下,已到清河,青州華雄率軍兩萬兵發曆城,楊奉自率三萬兵馬屯兵濮陽。
呂布聽了,不由一臉憂鬱。
陳宮歎道:“看來這次楊奉是早有預謀,趁我軍和曹操兩敗俱傷之際,突然出兵占了濮陽,而且其對袞州是勢在必得,竟然出動了四路大軍共計十三萬。我軍隻有十萬,且半數皆是曹軍新降,實力懸殊,不可與之敵。”
呂布長歎一聲,如何不明白當下形勢,卻又不甘心就此做了楊奉的嫁衣,恨恨道:“與之不敵又能如何,難道我等在此引頸就戮不成。”
李儒道:“楊奉之意隻在袞州,而非將我軍趕盡殺絕。”
呂布皺眉道:“文俊怎知楊奉不是將我等趕盡殺絕?”
李儒道:“楊奉若是對我軍窮追不舍,必然要長期耗動十數萬大軍疲於奔命,青、冀、並三州空虛,幽州公孫瓚、司州袁紹必然會趁此機會,兵發三州。再者,楊奉即使能將我軍殲滅,必然實力大損,又怎能不顧忌三州安危。”
呂布不解道:“既然如此,楊奉為何還要集結四路大軍。”
陳宮接著解釋道:“楊奉此舉無非是製造聲勢,無非是要主公撤出陳留,知難而退,但是楊奉必定不會真正出兵。”
呂布恍然大悟道:“如此說來,我等就無須理會楊奉甚多。”
陳宮見呂布依然還不明白,心中暗歎,呂布雖然英勇,但論起智謀與曹操、楊奉皆不能相比,好在他對自己和李儒之言是言聽計從,否則難成大業,當下便搖搖頭道:“話雖如此,然主公難道滿足於偏安一郡?況且一旦楊奉安撫下袞州,早晚都會對陳留下手,就如當初曹孟德與張孟卓一樣,主公豈能無憂。”
呂布聽得心中一動道:“公台之意是……”
陳宮微微一笑,說出了兩個字:“並州。”
曹仁等人一路之上猶如喪家之犬,狼狽逃到司州,投奔袁紹。袁紹大喜,一是曹操身死,以後自己爭霸的道路上少了一個強敵;二來,曹仁、夏侯惇皆是當世猛將,程立、荀彧更是當世智者,自己得到這些人的相助,簡直是如虎添翼;三是曹仁等人還為袁紹帶來了三萬大軍。
袁紹佯裝悲痛萬分,安撫曹仁、夏侯惇道:“呂布惡賊,昔日相助董卓,今日又殺害我孟德賢弟,為孟德複仇紹義不容辭。”
曹仁、夏侯惇大喜,跪拜道:“多謝主公。”袁紹先將眾人安頓,更使名醫為夏侯惇治療眼傷。
楊奉得到呂布撤離陳留的消息,心下更是憂鬱,呂布本是有勇無謀之輩,但是手下李儒、陳宮皆是三國有名的謀士,再加上新降的荀攸、劉曄,而且呂布好像像變了性一樣,竟然對李儒、陳宮每次都能言聽計從。
本來這次濮陽之戰,楊奉記起曆史上呂布在濮陽城並沒有認出曹操而將其錯放,所以在濮陽之戰前,楊奉曾寫了一封信給呂布,當然楊奉並沒有在信上署名,上麵也隻寫了幾個字:濮陽城內,一一盤查。
至於呂布能不能心神領會,那隻能看呂布自己了,而且楊奉寫這封信的目的是想讓濮陽之戰拖久一些,但是對於最終的結果,楊奉還是料定呂布必敗,沒想到結果恰恰相反,這正是呂布用了陳宮之計之故。現在呂布手下不但有這四大謀士,更有張遼、郝萌等健將,還有新降的於禁、樂進、韓浩、毛玠等人,實力不亞於袁紹,此次呂布逃離陳留,日後再想將其消滅不知何時。
但是,楊奉並沒有十分的把握能一下子消滅呂布,袞州新定,後方公孫未除,司州袁紹馬上就要將豫州整個吃下,也可能會趁自己後方空虛而兵發袞、冀,奉南袁術已經兵臨徐州城下。自己一著不慎,很可能會全盤皆輸,權衡利益之後,楊奉決定暫且不理會呂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