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 福禍相依 (下)(1 / 2)

“什麼?!”張潛大驚失色,向張若虛拱了下手,拔腿就跑。

“站住,郭家二郎都搞不定的事情,你去了有什麼用?”那張若虛,卻以與年齡極不相稱的敏捷,一邊拉住了他的胳膊。

”世叔!”唯恐將對方扯倒,張潛掙紮得不敢太用力,隻好瞪圓了眼睛抗議,“那是我家,郭二在我家裏頭跟人打起來了,對方肯定是衝著我……”

“郭家二郎表麵上看著魯莽,其實胸藏溝壑!”張若虛不肯鬆手,隻管跟他大眼兒瞪眼兒,“他既然敢動手打,肯定考慮過了他家人能否兜得住。即便沒考慮,兩軍交戰,連敵人是誰都不知道,也不該你是這做主將的親自出馬!”

後半句話,可是到了關鍵處,不由得張潛不停止了掙紮,“世叔,你,今來的隻是個卒?”

“老夫不確定,但是,你總得先弄清楚了對方是誰再!”張若虛鬆開手,冷笑著搖頭,“你初來乍到,又能得罪幾個人?眼下來找你麻煩的,估計不是為了那救命的丹藥,就是為了這幾弄得滿長安女人都趨之若鶩的六神花露。”

這是他憑借以往官場經驗,而做出的判斷。否則,實在解釋不清楚,好端賭為何有人會打上門來找張潛的麻煩。誰料,話音剛落,就聽見任琮大聲否定,“不,不是。世叔,大師兄,那人是渭南縣的工房書辦。不是為了六神花露來的,是要拉大師兄去應勞役!渭南縣今年冬要修渠排澇,大師兄已經獨立門戶,要充當本裏之役長!”

“工房書辦?”這回,輪到張若虛茫然了,緊皺著眉頭低聲追問,“一個的胥吏,哪來的膽子故意刁難本地士紳?他是新來的麼?還是你們今年繳納田賦之時,沒把代役的庸錢也交上?”

大唐自立國以來,就施行租庸調製度。近幾年朝廷對外很少用兵,對內也施行無為而治,所以各地官府,都很少再抽調百姓去服力役。官吏們也願意讓百姓按照每絹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標準,抵償每年必須服的役期。

張若虛年紀已長,又是致仕榮養的官員,自然不用擔心服役。而尋常鄉間富裕人家,為了不受罪,也會每年在繳納田賦之時,主動將力役錢,即庸,一並交給官府。在他想來,雖然張潛初來乍到,對大唐的各項規矩都兩眼一抹黑,但有郭怒和任琮兩兄弟幫襯,總不該在這上麵出了紕漏才是。否則,郭怒和任琮這兩個做師弟的,也太不用心!

果然,他話音剛落,任琮就氣急敗壞地給出了解釋,“交了,怎麼會沒交呢!當時我親自交上去的。正是因為早就把庸交清了,二師兄才會跟那書辦打起來!”

“怎麼,縣衙沒將庸金入賬麼,還是有人從中貪墨,過後又誣陷了你師兄?”張若虛聞聽,愈發覺得不可思議,一邊跟張潛並肩快步往外走,一邊刨根究底。

“入賬了,然而今又給退了回來!”他不問則以,一問,郭怒的兩隻眼睛又開始冒火,“那姓魏的工房書辦,當初渭南縣收庸,是沒想到秋時會有秋汛,而現在,則是根據秋汛情況,未雨綢繆,替明年開春之後早做打算。所以,庸當初怎麼收的,現在怎麼退。五後,大師兄必須親自到衙門點卯應役,否則,休怪官府做事較真兒!”

這就是明顯的故意上門找茬了,怪不得郭怒按耐不住火氣當場發飆。然而,郭怒年輕氣血方剛,受到一點委屈就發飆,有情可原。張若虛已經年近半百,卻輕易不會被表麵現象所蒙蔽。

當即,老先生又將腳步加快了幾分,一邊陪著張潛往回走,一邊笑著搖頭:“較真兒,怎麼個較真兒法?真的要較真兒,他們當初又何必貪圖錢財,給用昭落下戶籍?依老夫之見,這不過是個借口而已。渭南縣那邊,估計是有人受了指使,要給用昭點兒顏色看看。或者是有人覺得,用昭這邊,不該有發財機會,不帶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