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一個同進士出身又算得了什麼,本公子可是世家之人,憑借家世,無需這般辛苦便可直接謀得個官職。”
一位衣著華貴的公子哥滿臉得意,語氣中透著幾分倨傲。
……
放榜之日。
榜上有名的文人士子們興奮不已,而名落孫山的那些則捶胸頓足,哀嚎聲此起彼伏。
現場一片嘈雜。
忽然。
人群後方傳來一陣急促而紛亂的腳步聲。
接著,有人焦急地大喊:“讓讓,快讓讓!”
眾人轉頭看去,原來是宮裏的公公來了。
眾人趕忙紛紛側身讓行。
隻見那身著灰袍、錦繡加身的公公,彎腰弓背,小心翼翼地踏步前行,來到三甲和二甲榜單前方那一大片空白的區域。
迅速將一份新的榜單張貼了上去。
此刻,在場的文人士子們先是迫不及待地將目光投向那一甲榜單。
可很快,眾人的眼神又變得複雜起來,紛紛看向人群中一位原本默默無聞,但五官端正、麵容清秀的少年男子。
見此情景。
不少文人學子忍不住出聲說道:“不用看榜單便知曉,這新科狀元,定是林天無疑了。”
“那‘神童’之名,在我大理早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之前的鄉試、會試。
他皆是魁首,這般驚才絕豔之人,天下文人誰又不認識?”
“這新科狀元之位,哪怕隻是為了彰顯我大理文壇的盛名。”
“那也非此人莫屬,根本不作他想。”
自古文人相輕。
可此時。
這些文人學子看向林天的目光裏,卻並沒有摻雜多少嫉妒與怨恨。
林天的文采,早已經過當朝大儒多次誇讚。
人盡皆知。
哪怕是那大儒。
若論起文采來,恐怕也未必能比得過大理這位年少的麒麟才子。
僅憑幾句策論,便足以定天下。
還未踏入大理朝堂,朝野內外便都知曉了他那安邦定國的誌向。
有著這般驚世文才。
他們這些人又哪有資格去評判,自覺完全是不配。
“咱家在此祝諸位公子前程似錦,平步青雲。”
那灰袍錦繡的太監臉上露出一絲笑意,說道。
文人們聽了,紛紛遞上了不少錢財。
揭榜之日,本就是他們魚躍龍門之時。
此刻給宮裏的這些人送些錢財,料想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眾人回過神來。
抬頭再看榜單。
隻見那甲榜單的頭名,赫然正是林天。
眾人又趕忙去尋林天的身影,卻見街道盡頭。
林天一襲青衫,身旁雖無婢女仆從相隨,卻也撐起一把青綠色的竹傘,透著一股不卑不亢的氣度,正緩步前行。
那模樣,真可謂是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
即便處於這喧鬧紛擾之時,依舊能心如平湖。
這便是他們大理的狀元郎。
讀書人們如此評價著,且都深以為然。
……
回客棧的路上,林天微微鬆了口氣。
他抬起眼眸。
透過青竹傘的縫隙,眺望起大理京都周圍的一片片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