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百官圍著道賀,等他們聲浪稍微降低些,蘇伯言才對眾壤,“蘇某此次蒙受不白之冤,幸得皇上不計前嫌為我洗去冤屈,也幸得諸位同僚相信蘇某清白,這些情義蘇某都記在心上了。”
諸位官員紛紛擺手,“侯爺言重了,言重了哈哈哈!”
暗自相覷間,百官心照不宣。
長信候能重回朝堂,就是一種訊號。
在君臣博弈間,長信侯嬴了皇上的訊號。
這證明了長信候的實力。
有皇上為前車之鑒,底下人哪怕有再多心思,也需要完全收斂起來,不敢再輕易打長信侯的主意。
否則,就是在玩自己的命。
眾人心緒紛雜間,突然聽得大殿門外唱報太監又傳來一聲唱報,聲音明顯的怪異,“長……長信侯上殿……”
大殿裏嘩然。
百官俱是震驚無比、不可置信。
剛才他們聽到什麼了?
長信候上殿?
長信候不是已經在殿內了嗎?
怎的又來一個長信候上殿?
莫不是唱報太監失誤,唱錯了人名封號?
可是這不可能啊!不能在金鑾殿當值的奴才都是有十數年往上經驗的,就算是沒經驗的,給唱報太監十個膽子,他也沒膽量鬧出這麼大的失誤來。
那是要直接掉腦袋的。
“這是怎麼回事?”
有人脫口問了出來,幾乎所有人視線都聚集到了蘇伯言身上,想看他的反應,也想從他這裏解惑。
還有一部分人則頻頻看向殿外,等著看是不是真的會有另一個長信候冒出來。
眾人尋思之際,殿門口出現一道身影,著紅色朝服,身姿筆挺修長,周身氣質冷然。
等到那人走近了,整張臉暴露在人們視野當中,迎來又一輪驚呼。
那張臉分明就是長信候蘇伯言的臉!
怪不得唱報太監會報出那句話來。
此刻眾官員跟唱報太監一樣失態。
“來了,來了來了!也穿著紅色朝服,也長著長信侯的臉!這……這……”
“竟然真的又來了一個長信候!兩人長得一模一樣,連身高氣勢都一模一樣,讓人難辨真假。可是這總不能兩個都是真的吧?究竟哪個才是假的?”
“會不會是長信候有個孿生兄弟,跟他長得一模一樣?否則如何解釋這下間居然會有如此相像的兩個人?至於二缺中孰真孰假,恐怕隻有問他們自己才知道了。”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背後的人在金鑾大殿上鬧出這麼一出戲來,背後打著什麼主意?”
大殿之上,百官們震驚的震驚,深思的深思。
作為事件的兩位主角,此時則雙雙站在大殿中,麵對麵而立,成兩相對峙的局麵。
而高坐在龍椅之上的昭帝,此時似乎並不打算開口話,反而單手撐頜,姿態放鬆,饒有興致等著接下來的發展。
這麼一來百官更加摸不著頭腦了,不明白皇上葫蘆裏賣的什麼藥。
這種時候居然不問真假,反而津津有味看起戲來。
這是一個皇上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