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言74、第二百七十四章。民國十二年,華夏政府舉辦的西南邊境地區軍事演習意義深遠。
此後的十餘年間,每年的炮聲都會準時響起。年複一年,華夏大兵們不隻在自己的地界演習,還到其他省份演習,條件合適時,也到聯邦成員國內走走,飛機坦克,火炮機槍,隊伍過處,那叫一個威武霸氣。
華夏大兵養成這種“良好”習慣之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英國人再沒打過西藏的主意,安分守己的在印度“開公司”。東南亞的民族獨立運動之火熊熊燃燒,卻始終沒沒燒到華夏邊界。朝鮮總統和琉球國王,每次對國民發表講話時都要提及:“我們是華夏聯邦的一員,我們以此為榮。我們能有今日和平穩定的生活,首先要感謝我們的邦國……”
日本北海道租界地與英法托管的青森等地,貿易發展上了一個新台階,強烈對比之下,日本國內的亂局也上了一個新台階。九州島效仿西方國家舉行“全民公投”,正式選舉總統,組建政府,宣告獨立。臨近的四國島有樣學樣,卻被日本政府派兵嚴厲-鎮-壓。九州島上有華夏駐軍,還有武裝警察,日本政府沒有太好的辦法,四國島兩樣都沒有,不過是幾個“野心家”妄想分——裂-國家,絕對的不能忍,通通死啦死啦地!
對於日本每隔兩年就要鬧一回的內-亂,華夏選擇冷眼旁觀,英法同樣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蘇俄白俄忙於恢複國內經濟,防備緊鄰,有能力也沒空關注日本。美國立足菲律賓,試圖-插-手亞洲事務,舉著自由和民主的大旗,到日本扶貧多次,成效不能沒有,可認真算起來,付出絕對大於所得,相當的不合算。
等到樂於助人,喜歡扶貧的羅斯福總統卸任,新總統杜魯門上台,遠渡重洋的扶貧行動立刻終止。
經過兩次世界大戰,華夏的工業實力,軍事力量和國際影響力全部今非昔比。組建“島鏈”圍困華夏?確保華夏的鐵血總統不會以牙還牙,組織軍隊到美洲大陸自助遊嗎?
後世對樓逍在總統位置上的作為頗具爭議,與他相關的回憶錄和傳記就不下三位數,其中還有一個參加過一戰的德國老兵,從有些意外的角度,向世人展示了樓逍的另外一麵。
他在回憶錄中寫到,“華夏的總統和他的夫人,曾到我的麵包店裏來買麵包。總統的德語很地道,總統夫人很和善,我至今仍記得,他們買了兩種口味的麵包,是樓總統親自付的錢。當時他們還很年輕,漂亮。當然,他們看起來一直都很年輕,就算是現在也一樣……很多人我在撒謊,但我以一個普魯士軍人的名譽發誓,我的一切都是真的!”
保羅的回憶錄中,不隻記錄了這次奇妙的“邂逅”。還講述了一戰結束後,他是如何來到華夏生活,以及如何將一家不起眼的麵包店,變成享譽世界的連鎖商店。
“這是一場冒險,一場讓人永生難忘的經曆,我希望能將這一切刻在我的墓碑上。我的孩子,你要相信,祖父的一切都是事實。我曾經參加過一戰,作為一名非戰鬥人員英勇戰鬥,也曾被華夏軍隊俘虜,這不值得沮喪,他們很厲害,被他們打敗並不恥辱。你知道嗎?在當時的華夏遠征軍中,至少有四位未來的華夏總統,兩位總理,還有兩位外交部長。很奇妙,對不對?戰爭結束,我來到了華夏,那之後的故事,你的父親會代替我告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