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我的收藏][報錯][退出]
上一章《目錄》設置
64、第二百六十四章
華夏總統選舉期間,鄰國同樣不平靜。
蘇俄上層的權力競爭更加激烈,在外敵環伺的情況下,這種權力爭奪明顯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弗拉基米爾的勸毫無作用,托洛茨基和斯大林結成了同盟,共同對抗威望日盛的基洛夫和他的同伴布哈林。
哪怕不再是紅軍締造者,托洛茨基在軍中依舊有相當的影響力。伴隨著領導層的爭奪,蘇軍內部也開始出現-分-裂,這種情況十分糟糕,嚴重到可能會致命。
通過安-插-的間諜,白軍獲悉了莫斯科目前的混亂局麵,經過商討,高爾察克親自率軍隊,同鄧尼金的部隊聯合向莫斯科進軍。
參與行動的還有沙皇時期的哥薩克第九騎兵團,團長謝苗諾夫和北六省戍邊軍們算是老相識。
蘇俄倉促間應戰,接連失地,托洛茨基效仿基洛夫之前所做,登上裝甲車開往前線鼓舞士氣,效果卻並不大。
與此同時,四月初便開始集結的烏克蘭和波蘭軍隊,趁蘇軍和白軍鏖戰時,將烏克蘭境內的蘇軍全部趕走,占領了基輔。他們是否和高爾察克的白軍是否合謀暫且不論,趁火打劫卻是一定的。
白軍的攻勢十分猛烈,車裏雅賓斯克,烏發,喀山接連被攻陷,速度最快的先頭部隊已經逼近了莫斯科。
高爾察克的指揮部就在前線,他有種預感,是否能戰勝蘇軍,成敗就在此一舉。
生死存亡之際,一切的權力爭奪都被放在了一邊。
蘇軍派出布瓊尼和圖哈切夫斯基領導的部隊守衛莫斯科,傷勢痊愈的喀山,奉命迎戰波蘭和烏克蘭組成的聯軍。
同樣身為華夏情報人員的蘇軍上尉,已升任少校,繼續在喀山手下擔任參謀一職。
“真留在這了?”
“恩。”
“不想回家?”
“想,做夢都想。”喀山騎在馬上,刻意蓄起的胡須,讓他和布瓊尼成為蘇軍中最著名的兩個大胡子,“但是,我留在這裏還有用。”
黑海的海麵上,蘇軍艦隊同白軍及英國的聯合艦隊展開海戰,戰鬥規模遠遠比不上日德蘭大海戰,卻一樣的慘烈。
蘇軍與白軍都期望能徹底戰勝對方,但是,出現了變數的曆史,注定這場內戰還將繼續打下去。當雙方都無以為繼時,兩個政府並存的情況,在相當長的曆史時期內都不會發生改變。
雙方打得正熱鬧時,西伯利亞政府和蘇俄政府駐華代表也積極活動起來,蘇俄想從華夏購買武器,高爾察克則希望華夏能直接出兵加入幹涉軍。
雙方都許下了各種承諾,西伯利亞政府甚至願意再讓出一部分國土。
外交部給出的答案很直接,“華夏選擇中立。”
不幫蘇俄,也不會出兵幫助白軍。
當然,這隻是政府的表態,私人的商業行為不包括在內。
國內各省軍隊正在裁汰舊式武器,老套筒,漢陽造,早期進口的步槍,還有少量的火炮,都在此列。扔了實在可惜,堆在倉庫裏耗費不少,又不會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