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強大的海軍在,日本的岸防炮一直都是擺設,如今艦隊沒有了,後悔也已經晚了。
海麵上的戰艦越來越近,岸上的人都屏住了呼吸,此情此景,幾乎像是二十多年前,日軍艦隊進攻威海衛時一樣。
隻不過情勢顛倒,角色輪換,生死,也難料。日本曾對華夏做的一切,終將“回報”到他們自己的身上。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日軍指揮官用力握著刀柄,手心已滿是汗水。
奇怪的是,華夏的艦隊一直沒有開炮,也沒升起觀測氣球,就在岸上的人一頭霧水時,炮聲終於響了……
大本營接到九州島發來的電報,內閣決定立刻向國聯申述!
之前國聯解決瑞典和芬蘭的糾紛,給了矬子們希望,或許,歐洲人可以給華夏施加壓力。
日本的動作很快,英法也的確象征性的對華夏提出了”疑問“。
華夏的回答也很幹脆,侵略?沒有啊,此次出兵,是應華夏聯邦成員國,琉球國王的請求,到屬於琉球的國土駐軍。何況,華夏駐軍琉球的先例,古已有之。
目的?當然是為了保護聯邦成員,維護世界和平。
“九州島是屬於日本的!”日本矬子跳腳。
“非也,非也,”華夏代表搖搖手指頭,在地圖上一點,“這裏就是琉球的國土,也是華夏軍隊的駐紮地。”
他點的地方,是鹿兒島。
琉球被日本侵占後,部分國土曾被並入鹿兒島,琉球獨立後,並入鹿兒島的部分,理當要回來。至於是不是多“要”了一點,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日本人相信與否不要緊,反正琉球人相信這塊地界是屬於他們的。
“開赴九州島的隻是運兵船,因遭受來自岸上的攻擊才會予以還擊。”
針對日本矬子拿出的照片,華夏同樣有證據,不就是照片嗎?都有!不隻有照片,還有影像,擺事實講道理,自古華夏怕過誰?
華夏到底“開船”去九州島做什麼,大不列顛和法蘭西心裏透亮。但明麵上的理由卻又相當充分,國聯,可是個“講理”的地方。
考慮再三,主要是展部長送出的人情發揮了作用,四個常任理事國一致決定,日本對華夏的指控毫無根據,不接受日本的申述,表決過程中,連組織“考察團”走個過場都被簡略了。
國聯的決定尚未傳回日本國內,華夏軍隊已經從鹿兒島登陸,有空中和海麵上的火力掩護,兵哥們跳下衝鋒舟,著海水,排開散兵隊形,對岸邊防守的日軍發起了衝鋒。
火炮轟鳴,機槍噠噠作響,幾架日本飛機拚死升空,迎戰華夏的黑旋風,很快便一架接著一架被打成了火球。
海麵上,薩司令端著望遠鏡,遙望岸邊不斷騰起的濃煙,舉起左手,旗艦上的信號發出,能給進攻部隊造成威脅的火力點,再遭炮火洗禮……
從搶灘登陸,再到逐步推進,戰鬥一直在持續,熊本師團和久留米師團的抵抗十分頑強,尤其是熊本師團,與仙台師團並稱為日軍中戰鬥力最強的兩支勁旅,曆史上,濟南大**,九一八事變,南京大**的元凶,但凡是對日軍侵華曆史有所了解的,都會知道第六師團和穀壽夫的大名。
在抗戰中,無論是哪支華夏部隊,遇上第六師團,全都是拚命的打法。就算武器低劣,就算沒了子彈,撲上去咬,也要咬下敵人的一塊肉來。
老子不要命,也要留下你一條命!
如今,十多年後的大**還沒有發生,這支在侵華中罪行累累的獸——軍,卻行將末路。
九州島的戰況不斷傳回,樓少帥並沒有隨軍開拔,卻在大帥府內擺出沙盤,和北六省內諸多高級將官一同對戰場進行推演。
這次是以聯合政府的名義派兵,而不是幾省軍閥的單獨行動,從參加歐戰時起,軍隊屬於國家這一概念,便從上層向下潛移默化。
李謹言也在關注戰場上的情況,比起占領九州島,他更希望華夏軍隊能把第六師團和還沒上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