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老官場厚黑學,當真是頗具成效。
時間不等人,送走了白老和樓氏兄弟,李謹言立刻見了大連造船廠負責人和船廠裏技術好幾位老師傅。與當初造坦克時不一樣,航空母艦不是必須保密武器,隻是建造過程中,一些技術還要保證不能外泄。
“言少,這樣船……”
經過李謹言口頭描述,加上一些情報局得來資料,船廠負責人和幾個老師傅商量後,認為簡單改裝,加上升降機和起飛甲板,問題都不大。
隻要資金和人員到位,用不了太長時間。
問題是,現並沒有能給他們動手實驗對象,華夏海軍,滿打滿算還不到二十艘拿得出手戰艦,其餘都是炮艇,魚雷艇,再有就是潛艇,就算老舊鎮海號,也不是動就能動。
“那就改造商船。“
李謹言下定決心,無論如何,航母一定要造出來。海軍戰艦不能動,約翰船公司裏還有兩艘戰爭期間受損貨輪,排水量不大,卻可以先給師傅們練練手,約翰抱怨話,他直接掏錢買。
約翰生意做到今這個規模,除了他本人努力,有一半都要仰仗李謹言,隻要不是突然腦袋冒氫氣了,就不會冒著得罪李謹言風險,拒絕他要求。
“船問題我來解決,技術方麵,還要船廠多費心。幾後有一批歐洲工人和技師到關北,魏廠長可以看看其中是不是有用得上。”
送造船廠廠長離開,李謹言也沒馬上休息,他桌上還擺著情報局報告,多是關於北海道和琉球消息,還有美國為接收日本戰艦,同原敬內閣和日本海軍部交涉過程。
川口憐一“工作熱情”很高,他手下警察部隊表現也很好。
無論是日本戰俘還是僑民,對待本土日本人,手下一點也不見留情。島上日本人,仿佛不是他們同胞,警棍揮舞,拳腳相加,都是常事。
正式租借北海道之後,華夏政府針對當地頒布了一係列法令,派遣了政府官員和第一任總督。
華夏總督和官員都已經做好了被當地島民激烈反抗準備,也製定出了相關政策和應對措施,卻沒想到,島上日本人老實得出人預料,一則是川口憐一工作“到位”,二則,竟然是因為華夏稅,竟然比日本政府征收稅要低!
日本和朝鮮警察共同“努力”下,島上有錢幾個大地主和工廠主都獲罪下獄,獲罪理由,是因為他們暗地裏策劃了一起針對華夏總督刺殺事件。是否可信?總之,日本警察調查結果是這樣。
他們家產沒沒收,土地被分給了部分“表現良好”島民耕種,即便依舊要繳納大部分,可比起之前日子,簡直是一個上,一個地下了。
島上一部分日本人,川口等人影響下,態度轉變得加徹底,他們開始宣稱自己是阿伊努人,與其他“日本人”劃清了界限。
這些變化,總督府都看眼裏,采取措施則是“無為而治”。對外借口也很好找,華夏租借地實行“民主”政策,不幹涉當地人“內部”事務。
日本人自己鬧騰,就算打起來,也不關華夏人事,頂多是派出警察維護一下治安,必須提及是,警察也是日本人。
這些手段,都是日本曾用華夏身上,如今不過還施彼身,也該讓矬子們嚐嚐滋味如何了。
琉球尚氏遠離王位四十年,即便華夏“助力”下複國,想要真正掌控國家大權,難度也相當大。日本知事卸任,由日本政府選拔官員卻還,尚氏想要真正站穩腳跟,必須如呈遞給樓大總統國書中所寫,請華夏派遣官員,與王族共治。
至於美國和日本就戰艦問題交涉,堪稱是一筆算不清爛賬。
巴黎和會上簽字牧野,剛一回國就遭到暗殺,命雖然保住了,卻失去了一隻眼睛和一條腿。這次暗殺反倒激起了此君鬥誌,他非但放棄了自裁,反而意誌堅定活了下去,還就此寫了一本回憶錄,相當暢銷。
牧野沒死,華夏已經租借了北海道,琉球也從日本獨立,日本政府想要不承認《凡爾賽合約》,根本不可能。
美國人找上門,開口就要日本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中全部戰列艦,巡洋艦挑挑揀揀,也要去了十艘。
日本人不想給,美國人卻逼到了家門口。
學德國人把戰艦鑿沉?可艦隊停泊軍港,開不出去,沉到港口,美國人照樣能撈起來。
日本人唯一辦法就是拖,美人美酒一起上,甭管是不是羅圈腿,能穩住美國-鬼-畜-就是成功。
至於是不是能趁機想出解決辦法……反正能拖一算一。
大概掌握了日本人心態,李謹言眼珠子一轉,或許,他可以和美國人再做一筆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