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第二百三十四章(3 / 3)

潘興將軍臉陰沉得能滴下水來,聯軍指揮部獲悉戰況也沒多什麼,歐洲戰場上,這樣死傷簡直太尋常。相反,華夏軍隊那場戰鬥,戰損上數字才不“真實”。

接下來三,美軍繼續向德軍陣地發起不間斷進攻,德軍防守固若金湯,還對美軍發起了幾次滲透和反衝鋒。

樓少帥借此斷定,對麵德軍至少增了三個師。

四月五日,美軍大量死傷總算換來了一定戰果,德軍兵力部署開始變動,英法聯軍得以從容調兵。可是,德軍真是因為美軍康布雷發起戰鬥才重安排兵力?

樓少帥看著鋪桌上歐洲地圖,眉頭深鎖。

四月八日,康布雷槍聲終於暫停。

美國牛仔們全都打蔫,所謂“男人遊戲”和他們想象中完全不一樣,一些年輕美國士兵,麵對戰友死傷,開始產生後悔情緒。

為什麼要到這片陌生大陸來打仗?

登上遠赴歐洲運兵船之前,並沒有人告訴他們,正義和自由是需要鮮血和生命為代價。當流血是陌生人,死傷隻是一個數字,換成熟悉朋友甚至自己,現實會變得異常殘酷。

相比之下,同樣到歐洲來打仗華夏士兵,卻顯得格外“平靜”。

一個美國大兵忍不住和一個看起來還算“友好”華夏士兵提出疑問,華夏兵哥掃了他一眼,“打仗就要死人,不想死就要殺人,這些沒人告訴過?為什麼要到歐洲來打仗?我是為了國家,我們打贏了,國家才不會再被人欺負。呢?真是為了什麼狗-屁-自由?”

年輕美國牛仔茫然搖頭,回想剛剛聽到話,背後升起了一陣涼意。

這名美國士兵成功戰爭中活了下來,返回家鄉,將自己歐洲經曆寫成一本回憶錄,其中一章,他這樣寫道:“這名華夏士兵讓我感到了羞愧和恐懼,直到今,我也無法忘記當時那種感覺。和他相比,我就像是一個傻瓜,一個拿著武器,卻不知道因為什麼傻瓜……”

四月底,德軍主動對聯軍發起了進攻,整條西線都燃起了戰火。顯然,失去海上優勢德國,要陸上找補回來。

康布雷戰況卻並不激烈,至少對華夏遠征軍來,情況是這樣。

五月初,華夏與蘇俄談判正式開始。

華夏代表提出條件並不“苛刻”,比起德國,華夏人隻對土地提出了要求。以葉尼塞河為界,北至中西伯利亞高原,南至西薩彥嶺,以東全部歸屬華夏。作為補償,華夏將以適當價格,從蘇俄政府手中購買西伯利亞大鐵路橫穿中西伯利亞及東西伯利亞路段。

比起德國人一毛不拔,華夏人至少還肯給錢。

經過討價還價,俄國人保留了中西伯利亞高原及上揚克斯山脈部分地區,將華夏購買鐵路價格提高了兩成。除此之外,華夏人再不肯做絲毫讓步。

“不同意,就繼續打。”

蘇俄與同盟國簽訂條約,徹底“背叛”了協約國,華夏發動進攻再無任何壓力。

與此同時,幾股反對布爾什維克勢力結成聯合,正預謀對彼得堡和莫斯科等地發動進攻。他們也得到了部分協約國成員支持。

迫於多方壓力,俄國人無奈答應了華夏提出條件,展長青擬定條約上簽了字。自此,約四百九十萬平方公裏廣闊領土,劃入華夏版圖。

由於條約烏蘭烏德簽訂,也被後世稱為《烏蘭烏德條約》。

從三月到四月,蘇俄接連簽訂了布列斯特合約與烏蘭烏德條約,直接損失領土就達到六百多萬,其中還不包括趁機脫離俄國,自立中亞和西亞國家。

德國戰敗後,蘇俄宣布廢除《布列斯特合約》,同時宣稱《烏蘭烏德條約》是不平等條約,俄國不予以承認。但巴黎和會上,華夏代表以放棄部分“歐洲利益”為代價,與英法等國達成了交易,英法等國正式承認華夏西伯利亞“固有權益”。

讓俄國人撓頭是,華夏政府不隻與蘇俄簽訂了條約,還與西西伯利亞建立“反-動-政權”沙皇後裔簽訂密約,與白軍領導者高爾察克也達成了協議,無論哪一方後掌控俄國政權,俄國人,都別想賴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