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1 / 3)

第二百二十七章

常言道,好的不靈壞的靈,日本人的預感很快應驗了。

在英法正式照會華夏聯合政府,歸還所有在華租界的隔日,上海公共租界內的華夏警察和巡捕就開始清點租界內的日本僑民數量。當然,這些日本人不會真的被趕下海,但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會被遣送回國。

“照大神!”

當圓次郎聽到自己一家將被第一批遣送回日本,抱住妻子和孩子哭得不成樣子。他開始後悔,早知道,應該和山平一樣去討好華夏人!

日本國內的情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糟糕,圓接到哥哥的電報,即便有一些土地,哥哥家最的孩子還是餓死了。父母和弟妹家是什麼樣子,圓一郎在信中根本沒提,但也絕對好不到哪裏去。

很多城市裏的工人和市民上街遊行,一些農民還大著膽子搶劫地主。

京都的一家米鋪不久前被搶了,動手的竟然是一群女人,連去鎮壓的警察都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出動了陸軍的一個中隊才得以平息這場騷亂。

寺內內閣組建不久,就遇到了危機。

遊行的人群高喊著“我們要吃飯,我們要工作!”的口號,一些狂熱的少壯軍人還提出再發動一次“日清戰爭”。

“帝國有強大的海軍!”一名海軍中尉道:“華夏富得流油,我們卻在餓肚子!”

日本借一戰崛起之路被華夏堵死,強盜本性和賭性讓這些矬子漸漸喪失狼,變得瘋狂。尤其是那些一直留在本土,從未與華夏軍隊對戰過的陸軍師團和海軍艦隊,上層的軍官還保有部分狼,叫囂得最歡的,卻是下一級的佐官和軍曹。日本軍隊有個糟糕的傳統,下克上,一旦下層軍官徹底陷入狂-熱,曆史上的“二二六”事件,很可能在日本提前上演。

“攻打華夏?”

若是華夏沒有對德宣戰,這種可能性或許還在,事到如今,再打華夏的主意絕不是聰明人該做的。

“英國人不會再借錢給我們了。”

寺內正毅盤坐在榻榻米上,內閣的幾位大臣分坐兩邊,全都愁眉不展。

前任首相大隈留下一個爛攤子,為了擺脫朝鮮的麻煩,寺內咬牙接了過來,卻發現這個爛攤子不比朝鮮那灘渾水清多少。

“進攻華夏絕不可能。”

陸軍大臣和海軍大臣難得意見一致,換成庫頁島,日本海軍還可以嚐試,運氣好的話,或許能在島上占一個邊邊角角,運氣不好,就隻能自求多福。換成華夏本土,海軍大臣心裏都在打突。

現在的華夏,不是腐朽的清政府,是一隻渾身長了鋼針的刺蝟,輕易咬上去,絕對討不了半點好處。

“朝鮮必須穩住,還有千葉群島,”寺內正毅鋪開地圖,“我們有龐大的艦隊,隻要能讓國內的經濟好起來,再得到足夠的能源,日本就有再興的希望!”

再興的希望?

“日本曾經弱,曾經落後,但我們趕走了那些西方-鬼-畜,也打敗了清國!”寺內正毅握拳道:“我們現在不是華夏的對手,但是,十年,二十年,帝國的軍人,必將再度踏上那片土地!我們會在那裏得到糧食,財富還有女人!”

“可是,閣下,我們現在麵對的問題,是如何讓國民吃飽。”

一席話,澆滅了其他人胸中剛剛湧起的“熱-火”。

是啊,首相的話也隻是對未來的一種“暢想”,他們首先要做的,是度過眼前的危機。

寺內的雙眼中閃過一抹狠毒的光芒,“朝鮮,朝鮮還可以提供更多的糧食和礦產。”

被搬空所有糧倉的朝鮮人該怎麼活下去,寺內正毅壓根不會去考慮。就算朝鮮再發生-暴——亂,也是長穀川的事情。

話時,寺內正毅的目光一直沒有離開過地圖,細心觀察可以發現,他看著的是西太平洋的菲律賓群島。

日本人的貪婪與瘋狂,注定了朝鮮將陷入更加水深火熱的日子。日本對華夏的企圖心未死,一直都不是什麼秘密,而寺內正毅竟然會打菲律賓的主意,卻沒人能夠想到。

菲律賓已經處在美國“保護”下近二十年,日本對菲律賓下手,無疑是對上美國。

可日本矬子的腦袋裏在想什麼,很少人能完全猜透。

或許寺內認為美國的海軍不如日本海軍強大,也或許是被逼得沒有辦法。若想轉移國內的矛盾,讓自己的首相位置坐得更穩些,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發動對外戰爭,讓日本國人得到好處。這個時候去動華夏純粹是找死,去東南亞觸英法的黴頭也和活夠了沒區別。西伯利亞……更是不可能,那裏很快就會成為華夏的地盤。

寺內正毅之所以產生這個想法,成功打入日本“內部”的司徒茂功勞不。作為一名“律師”,幾次為日本人辯護,進而和日本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日本人從這個隻認錢的律師嘴裏得到了不少關於美國,菲律賓和南洋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