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時代和蘇聯時期的俄國,盡管落後,但在各領域湧現的人才卻並不少。
化學,物理,軍工。
若是沒有龐大的人才基礎,蘇聯的重工業和軍工發展,不會在短時間內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即便包含有與德國合作的因素在內,無可否認,俄國除了黃金和礦產資源,也是座人才的寶庫。
李謹言想的明白,與其等到一年後和美國開始人才爭奪,不如提早對俄國下手。
二月革命還好,十月革命後,大量的俄國資產階級,中產階級,地主階級,貴族,背景不夠貧苦大眾的軍官都要去見上帝。貴族和地主就算了,那些有真材實料的軍官,接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級,都是筆值得挖掘的財富。布瓊尼,華西列夫斯基,朱可夫,鐵木辛格……這些後世有名蘇聯元帥和將軍,都曾在沙皇軍隊中服役。
不定還能借此和高爾察克的白軍搭上線,加上冬宮中的伊蓮娜,潛入俄國的情報人員,樓少帥手下的軍隊,尼古拉二世的黃金,早晚是華夏的囊中之物。
有了錢,有了更多的人才,才會有更多的底氣。
李謹言不會以為這場戰爭結束,世界就太平了。一戰的進程足以表明,曆史仍在遵循著固有的軌跡,李謹言拚命扇翅膀,能改變的也隻有自己腳下的土地。若沒有樓家,李謹言能把廠子辦起來,別被三兩頭的打秋風就算萬幸。
一朝穿-越,老大地老二,自己中間站的想法,傻缺才會有。
李謹言是傻缺嗎?顯然不是。
三月初,幾位老先生重新到大帥府中安營紮寨,還帶來不少輩和徒子徒孫。隨著一艘又一艘“運寶”船抵達,需要的人手也越來越多。
李謹言將建造圖書館的工程交給了孟氏兄弟,同時將在京城建造博物館的計劃告知了樓大總統。
樓大總統的回電也很快,答應得也很痛快。
拿著電報,李謹言蹬蹬蹬跑上二樓,在書房裏找到正伏案工作的樓少帥,“少帥,大總統答應了。”
“什麼?”
“博物館的事。”李謹言幾步走到桌旁,“我三月要去大連,少帥,你看派誰和孟濤一起進京比較好?”
關北圖書館由孟波設計建造,京城博物館則交給了孟濤和四處的那位機關大拿。將這些寶貝從國外運回來費了李謹言多少心血,若是損失一件,李三少都想抱頭撞牆。
比起大院深宅,博物院一旦建成,更容易被盯上。在後世,博物館失竊案也不少見。
啞叔就提醒過李謹言,江湖上可有不少“能人”。李謹言拍拍腦袋,赫赫有名的“燕子李三”,不就出現在民國時期?雖然曆史已經改變,但誰也無法能保證不會再出個王三趙三。
防賊的同時,也要提放建館中途有人插手。
“請孟老上京。”
“孟老?”
“外祖父也會親自去京城一趟,不需要擔心。”樓少帥又拿過一份文件,埋頭看了起來。
李謹言想想,好像也隻能這麼辦了。總不能讓樓少帥派軍隊進京武裝建館吧?
三月四日,許二姐接到了啞叔發來的電報,同日,俄國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遊行和示威活動,被派去鎮壓的士兵當場嘩變,加入了遊行人群,大喊著“不要戰爭,要麵包”的口號。
三月七日,局勢進一步惡化,沙皇尼古拉二世徹底失去了民心,也失去了對軍隊的控製。
三月八日,沙皇從前線調回的士兵拒絕對群眾開槍,宮廷大臣也不再支持他,尼古拉二世徹底孤立無援,隻剩下唯一的選擇,退位。
為了維持羅曼諾夫王朝的統治,尼古拉二世想把皇位傳給弟弟米哈伊爾,卻遭到了拒絕,無論是誰,在此時登上皇位都不會受到民眾“歡迎”。
此時的俄國,就像是一百多年前的法國,不再需要皇帝和國王。
伊蓮娜提起裙擺,在長長的宮廷走廊中奔跑,房間中,皇後亞曆山德拉以及沙皇的夫婦的五個子女都在焦急的等著消息。
“尊敬的皇後陛下,皇帝陛下宣布退位。”
話音剛落,皇後便暈了過去。
沙皇退位後,俄國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蘇維埃領導的政府,出現了兩個政府並存的局麵。
而在俄國國內風起雲湧的同時,大西洋的海麵上,一艘掛有華夏的旗幟的商船,突然被一枚魚雷擊中,船上的一百二十八名船員,隻有五人幸存。
這艘商船正巧沉沒在德國潛艇時常出沒的海域,雖然德國政府當即出麵否認,但英法各國的報紙已經開始大肆宣傳,稱在美國商船發生的慘劇再度重演。
華夏國內的多家報紙也對此進行了報道,其中上海公共租界中的幾份英文報紙最為活躍。民眾開始上街遊行,德國公使辛慈幾次照會華夏政府,都沒有得到想要的回應、
經國會討論,華夏政府終於正式對外宣告,斷絕同德國的外交關係。
這一,是民國八年,公曆1917年月14日。
正具備慶祝的英法等國並不知道,那艘被擊沉的商船上,死去的雖然都是黃種人,卻並不是華夏人。所以,究竟是誰設計了誰,還真無法輕易下結論。
畢竟,在歐洲大陸,還有一個馬爾科夫在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