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第二百一十五章(最新章節)(2 / 2)

若是被教育部部長陶德佑知道,恐怕陶部長會捶胸頓足仰長歎,他三顧茅廬都請不來的人,卻跑去關北教幼童習字,這差別怎麼就這麼大呢?

教書習字之類暫且不論,此時,白老等人的注意力,已然全部集中於抬到客廳中的五隻箱子上。

箱子上的鎖被一一打開,三箱古籍,一箱是件瓷器和金銀器,還有一隻箱子隻裝了一件青銅器。

白老等人沒有去看瓷器和金銀器,連青銅器也是一掠而過,他們的目光主要落在那三箱古書上。七位老先生圍在箱子旁,看得專注,拿起書冊的手都隱隱發顫,

“永樂大典,這是永樂大典!不是嘉靖年間抄錄,是永樂本!”

“觀書頁汙損,且有內頁缺失,必曾遭火-焚。”

“德翁,你來看,這可是……”

幾位老先生看得認真,談著談著,仿佛已忘記周遭一切,連白老也席地而坐,就這樣圍著三隻箱子,你一冊我一冊的翻看著。他們翻書的動作無比心,哪怕書麵已經汙損,哪怕隻剩下半冊,他們都像是捧著無價之寶,到激動憤慨處,不需要看他們的表情,隻是聽他們的聲音,都能感到那股無法言喻的沉痛。

華夏的瑰寶,千百年來的文化傳承,耗費數代人的心血編撰成書,卻毀於戰火,失於強盜,甚至被偷盜出去賣給外國人!

可惜,可歎,可恨!

送到關北的不隻有五箱古董文物,還有許二姐的一封信。許多在電報中無法言明的事情,她都寫在這封信中,交給情報人員一同帶了回來。

除了歐洲的部分情況,信中還寫到這批文物的收回過程,其中有洋人拿到尼德商行換取食物藥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的,也有偶然得到的。

讓李謹言覺得難受的,是被白老等人珍而重之的幾冊永樂大典,竟然是許二姐從一個法軍軍官的馬廄裏找到的!四冊華夏古書,卻被這個法國人用來墊了馬槽!

還有兩冊是在一家古董店裏發現的,一冊書麵被燒毀,很難辨識,另一冊染了汙漬,很像是墨汁滴落,或是鮮血噴濺在紙麵上留下的。在許二姐詢問時,店主告訴她,這兩冊書是1900年她的丈夫從華夏帶回來的。同時帶回來的還有幾件瓷器,都賣掉了,另有一些金器銀也被她融掉了。

“如果你想要的話可以賣給你,不要現鈔隻換實物。”那個古董店主知道許二姐是誰,或者,凡是知道尼德商行的,就沒人不知道尼德夫人,“這對我來毫無用處,但你想要,我知道。”

最終,這兩冊古書,換了三盒肉罐頭。

1900年,庚子年。

這一年在華夏的京城發生了什麼,華夏人都該知道!

一行行的看下去,李謹言捏著信紙的手開始發抖,嘴唇咬得死緊,口中溢出一股腥甜的味道。

溫熱的掌心覆上他的雙眼,粗糙的槍繭劃疼了他的眼角。

李謹言靠向身後,覆上那隻手的手背,將信紙揉成一團,捏在掌心,許久之後,才開口道:“少帥,強盜該殺,對不對?”

“對。”

室內再次恢複了寂靜,很長時間,兩人沒有再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