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第二百一十一章(2 / 3)

三個馬大胡子如今坐在家裏數錢,外出遛馬的事很少再做,不過隨著外蒙和西伯利亞發現礦藏的消息接連傳來,馬慶祥和幾個同族兄弟有些坐不住了。三個馬大胡子一合計,在能組成一個排的兒子裏扒拉出幾個,讓他們帶著馬隊到外蒙和西伯利亞去轉一圈,確認消息是否屬實。帶隊的人中,就有曾和樓少帥一同扛旗的馬少帥。

外蒙的王公都被“請走”,牧民們或繼續放牧,或到華夏政府在當地創建的工廠裏幹活,日子都比以往要好上許多。馬隊過處,偶爾能遇上成群的牛羊,雪白的羊群,叮當作響的牛鈴,牧民姑娘騎在馬上,揚起馬鞭,蜜色的肌膚和烏黑長發結成的辮子,隨風揚起的歌聲,凝成了碧藍空下最美的一道剪影。

西北三馬的軍隊外出串門,自然要給樓大總統遞個消息,連帶李謹言也能知道個大概。一旦這些礦藏到手,開采時,北六省的機器和工程師都必不可少。可以預期,到時又是大筆的入賬。

不過,這些錢到他手裏大多也隻是走個過場,能“留下”的隻是少數。不別的,光是北六省軍隊就是吞金大戶。

“還有新建的學校,公共設施,修路,實驗室……”

鄒老先生的無線電發報機,鄒先生及其同好的各項發明,喬樂山和丁肇的藥品研究……據青黴素增產實驗還是沒多大進展,某個化學狂人鬱悶之下把芥子氣給弄出來了。李謹言沒有去確認真偽,隻是再三叮囑實驗室裏的人,凡是丁肇弄出來的東西,一定要分門別類妥善“保管”。不過有喬樂山在,相信應該不會出現問題。

車子開到工業區,李謹言先去了被服廠。在閱兵式後,各省軍隊陸續開始換裝,其他省份暫且不,隻是河北與山西兩地,被服廠的訂單就接到手軟。雖然各省也開了不少的被服廠,可無論是款式,布料,還是做工,都無法和關北相比。

生意興隆固然好,生意太興隆,忙不過來也是個問題。直到采用老辦法將訂單外包出去,對產品的質量嚴格把關,情況才有所好轉。

被服廠的車間裏,女工們踩著縫紉機,哢噠聲響連成一片。比起初建時的規模,如今被服廠已經擴建三次,光是各式縫紉機就增加到一千多台,再加上手工車間,與當初作坊似的廠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這一千多台縫紉機的生意讓約翰大賺了一筆,作為回報,特地從美國為李謹言聘請了兩位修理技師。縫紉機零件修配廠隨之出現,隻是還沒有掛牌生產縫紉機的工廠建立,李謹言相信,那一應該不會太遠。

“三少,生意已經排到明年了。”李秉的樣子也有了些許變化,從一個布莊掌櫃到如今掌管千人工廠,行事上的不同,隻一眼就能看出區別。

“生意興旺好啊。”李謹言一邊走,一邊道:“不過先別忙著擴建。若是忙不過來,可以先將訂單外包出去。”

“是。”

“不問為什麼?”

“三少這麼,自然有道理在其中。”李秉笑笑,“況且,水滿則溢,生意場上也是同樣的道理。”

李謹言想其實他並不是這個意思,隻是因為被服廠現在的產品太過單一,一旦國內國外軍隊的訂單銳減,到時廠子可能會出問題。畢竟千人的工廠和十幾人的廠不一樣,廠子裏的工人都有家人,這可關聯兩三千人的吃飯問題。

隨著時代進步,技術也將不斷革新,廠子裏現有的機器將陸續被淘汰,若是盲目擴大,一時之間或許沒太多影響,長久下來肯定會出問題。

和李秉商量過近期要注意的一些事,李謹言轉道去了家化廠。陸經理和李三老爺都在,簡單過工廠裏的情況,便有客商登門,陸經理去接待客人,李三老爺則留了下來,他告訴李謹言,李謹銘十月成親,原本想月底給大帥府送喜帖的。

“二哥要成親了?”

“是啊,事情總算是定了。”李慶雲笑著道:“是城南陳家的姑娘,和謹銘年歲相當。你三嬸當麵看過,性子也好。”

“城南陳家?”李謹言仔細想想,“是之前做南北雜貨的那家嗎?”

“對,”李慶雲一拍手,“難得你能記得。他家原本有四間鋪子,如今關了三家隻留一家,改辦了工廠,家業非但沒有敗落,反而更上一層。據這還是陳家姑娘出的主意。”

陳家姑娘李謹言不知道,陳老板他卻見過,為人和氣,臉上時常帶著笑容,跟個彌勒佛似的。

談話中,李三老爺一直沒有起李錦書,反而提到李錦畫生了個男孩,這次李謹銘大婚,她也會帶著孩子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