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第三十三章(1 / 3)

191年1月下旬,沙皇尼古拉二世和皇後亞曆山德拉,以及他們的四個女兒和最的兒子皇太子阿裏克謝,從莫斯科返回聖彼得堡。

馬車剛抵達冬宮,尼古拉二世便得到了俄國邊境軍戰敗,華夏軍隊進入了俄國邊境的消息。邊境軍總指揮米哈洛夫毫無作為,他和他手下的士兵,就像一群喪家之犬,被華夏人從滿洲裏一直趕回了老家!

尼古拉二世暴跳如雷,聲稱要絞死米哈洛夫,皇後亞曆山德拉冷眼旁觀,她的置身事外讓宮廷中的人都感到奇怪。

“必須增兵!給華夏人一個教訓!”

以德米特裏大公和沙皇的叔叔尼古拉大公為代表的一派堅持繼續往邊境派兵,而外交大臣沙查諾夫和陸軍大臣蘇霍姆利諾夫則持反對意見。外交大臣沙查諾夫更是指出,俄國不該將主要精力放在毫無進展的滿洲裏,應該更加關注歐洲局勢。

“他隻是個軍閥,”外交大臣沙查諾夫露出了一個古怪的笑容:“他並不是華夏的統治者。”

一個手握重兵並且得到人民擁護的軍閥,必然會遭到統治者的猜忌。

德米特裏大公和尼古拉大公對外交大臣的話嗤之以鼻,一個懦弱的,毫無作為的北方政府,真的能管束一個野心勃勃的軍閥?

宮廷內分成了兩派,一派支持德米特裏大公和尼古拉大公的意見,應該繼續向邊境增兵,而另一派則站在了外交大臣沙查諾夫和陸軍大臣蘇霍姆利夫一邊,他們堅持,必須盡早停止與華夏人的邊境衝突,將更多的精力轉向歐洲。

“戰爭無法得到利益,為什麼還要繼續下去?”

兩派的意見僵持不下,這場爭論與其是為了俄國的利益,不如是皇室成員同大臣們的權力之爭。

俄國杜馬的意見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自從被斯托雷平解散之後,再召集起的杜馬成員,都是一些見風使舵,懦弱無能的老好人。

無論是皇室的大公,還是宮廷大臣,這些老好人都不願意得罪。隻能模棱兩可的打擦邊球。

尼古拉二世性格中的負麵因素在此時表露無遺,他的想法總是會在下一刻動搖。尼古拉大公是尼古拉二世的親叔叔,他了解自己的侄子,德米特裏大公是沙皇的堂弟,哪怕因為之前的謠言讓他失去了沙皇的信任,他在宮廷以及國事上的發言權,卻不會減少半分。

兩位皇室成員一次又一次的向沙皇闡述增兵的重要性,最關鍵的是,如果日本人看到俄國在一個華夏軍閥麵前的懦弱表現,這些島國猴子,肯定會想方設法排擠俄國在華夏北方的勢力!

“陛下,必須盡早做出決定!”

尼古拉二世貌似被服了,可是,就在德米特裏大公和尼古拉大公離開後不久,外交大臣覲見尼古拉二世,沙皇剛下定的決心,又開始動搖。

皇太後瑪麗娜對這件事也表示了關注,隨著瑪麗娜的插手,皇後亞曆山德拉也不甘寂寞起來。

拉斯普京再一次向皇後進言:“絕不能讓德米特裏大公再掌握權力,這會是皇室的災難!”

皇後聽進去了拉斯普京的話,她站在了德米特裏大公的對立麵。這對主戰一方,是個沉重的打擊。

就在俄國宮廷對是戰是和搖擺不定時,在滿洲裏的一師和二師,卻有了新行動。

由於俄國邊境軍指揮官米哈洛夫,和他手下的士兵在之前的那場戰鬥中輸得丟盔棄甲,跑得一幹二淨,使得俄國同滿洲裏邊境接壤的部分,成為了不設防地區。

這個錯誤是致命的。

樓逍率領獨立團,和一個團的步兵,越過邊境,闖進了後貝加爾斯克。

由於西伯利亞大鐵路的興建,後貝加爾斯克才繁榮起來。這裏主要生活著鐵路職工和一些商人。

華夏士兵在清晨進入鎮,鎮子裏的人還在睡夢之中。直到一陣炒豆般的槍聲響起,才驚慌失措的從床上爬起來。

後貝加爾的房子,大都是由木頭建成,被稱為木刻楞。樓逍讓一個懂俄語的騎兵大聲喊話:“十五分鍾內,房子裏的人還不出來,或者是試圖反抗,就放火!”

這番話連喊了三遍,直到樓逍下令點燃火把,俄國人才陸續從房子裏走出來,他們看華夏人的目光很不友好,甚至帶著仇恨。

樓逍不在乎這些,他讓士兵將這些俄國人集中起來,無論男女,另外派人去搜查了所有的房子,直到確定房子裏沒有俄國人躲藏之後,才一字一句的道:“告訴他們,允許他們帶上三分之一的財產,離開這裏。從現在開始,這裏,屬於華夏”

俄國人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們看著樓逍,就像在看一個瘋子。

這個黃皮猴子肯定是瘋了,他怎麼敢這麼做?他竟然在偉大的俄羅斯帝國的土地上,驅逐帝國的人民?!

騎兵將樓逍的話,按照原樣喊了三遍,三遍之後,樓逍道:“如果有人不願意離開,我不介意讓十幾年前,發生在海蘭泡和江東六十四屯的事情重演。雖然額爾古納河已經結冰,但是,鑿開冰麵,並不是難事。”

有一部分俄國人的臉色頓時變了,很顯然,對於十二年前的這兩起慘案,他們是知道的。

“當年,華夏人被欺騙,被驅趕,被奪去了生命。”樓逍騎在馬上,居高臨下的俯視這群麵帶驚恐和憤怒的俄國人:“我,已經足夠仁慈。”

樓逍的這番話,是用俄語的,一字一句,清清楚楚。

俄國人即便不願意,在步槍和刺刀的威脅下,也隻能回家收拾包裹,離開了自己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