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元江之幹活(1 / 2)

中年婦人提著水壺與小女孩率先走出門外,叫起正坐在外麵抽水煙的中年男人,男人一手挑起身邊的鋤頭扛在肩上一手提著一個大水煙竹筒跟在中間,少毛從屋內走出跟在最後一邊走著一邊四處觀望著,至於東家則準備美美地睡個讓少毛無比羨慕嫉妒恨的午休覺。少毛跟著他們在土路上走著望見附近村民的房子和東家的如出一轍,都是三二間,木製式樣甘蔗葉蓋頂,稀稀疏疏落在各個小崗上,互相之間隔著還有些遠,但基本上都有土路相連。途中也遇到三處已經開始開工的小崗,頗有意思的是在三個地方少毛都發現隻有小女孩正幫著幹活,而最小的一個可能還不到十歲,這讓少毛開始有些明白了為什麼小女孩會跟著來,原本還以為她隻是帶帶路或者是跟著過來玩一玩。

'少毛不由得心生不忍,這種不忍並不是小女孩要幹活,而是這種相當明顯的差別對待,就拿東家來說,女兒辛辛苦苦要幹活,兒子舒舒服服在讀書。隻是再看不習慣少毛亦是無能為力無可奈何,要知道在少毛家鄉,十來歲的孩子也會在農忙時幫父母幹活,但無論男孩女孩基本上都能做到一視同仁。懷著有點沉悶的心情少毛隨著大家的腳步來到了一座小崗下,小崗底部的甘蔗林已被削去一小半,離小崗有一百多米的土路上方搭有一個平台用來堆積甘蔗方便裝車,小崗雖然不太高但卻很陡峭,少毛跟著大家沿著挖好的小凹坑往上爬了好幾十米才來到甘蔗林的邊緣。

少毛發現甘蔗砍過後根部還會生發青綠的小苗,因為遺留下來的甘蔗葉可以很好的保持土壤的濕潤,所以最開始砍的地方有些小苗都長有十多公分高了,更妙的是甘蔗葉腐爛後還化為養分促進新的甘蔗更好更快的生長,砍了以後可以再生,生了以後又可以再砍,但是在少毛家鄉甘蔗隻能一次種下,收獲一次,所以免不得有些驚異發出感慨:“隻是辛苦耕種一次就可輕鬆收獲多年!”

男人開始幹活了,他站在下麵非常巧妙地用鋤頭將上方的甘蔗齊根鏟斷輕輕一勾甘蔗就倒在身旁卻沾不到一絲衣角,整個動作猶如行雲流水般快速而順暢。第二天少毛想偷懶就提議自己去幹挖甘蔗的活,男人憨厚笑了笑也沒反對,少毛接過鋤頭去挖,不是挖傷甘蔗根就是斷口太高浪費收成,這些還不算什麼,最重要就是常被倒下的甘蔗砸著身上,要知道甘蔗的葉子邊緣很鋒利,手上臉上收獲的好幾道小口子就是這次失敗行動最好的紀念品。接受教訓後少毛這才明白這小小的挖甘蔗也是個技術活,沒有長時間的練習根本就難掌握這項本領,所以在試著挖了五六根後速速乖乖地把鋤頭還了回去,老老實實地熄滅了想偷懶的小心思。

當然這是明天才發生的事,現在是少毛在看著男人挖,不一會兒男人就挖斷了一堆甘蔗,接下來輪到婦人與小女孩表演了,隻見她們一手摸出藏在甘蔗葉下的鐮刀,一手抬起甘蔗的枝頭一刀將枝頭削斷,然後用鐮刀柄上的一個圓孔套住甘蔗的頂部用力往下迅速一拉,所有的甘蔗葉都幹幹淨淨剝離掉了,整個動作快速又利落,這時少毛才看清原來鐮刀可以分成二麵。等到削好葉的甘蔗多了起來時,婦人就開始教少毛如何用尼龍絲帶捆綁甘蔗,拿起甘蔗從彎曲部砍下將甘蔗砍成兩段,筆直的一段長約二米多一些,彎曲的一段長約一米多一點,直的與彎的甘蔗分開後齊整堆一起,再把絲帶的一頭打一個帶環的死結,帶環絲帶穿過二十來根甘蔗一端後絲帶另一頭再鑽過圓環用力拉緊打二個死結後就捆綁好甘蔗的一端了。再在甘蔗另一端依法炮製後一捆甘蔗就綁好了,每捆甘蔗不論長短要都綁二條尼龍絲帶。少毛很快就學會了這種簡單又快速的方法,開始動手捆綁起來,少毛還趁機嚐了嚐這種青白色甘蔗的味道,咬上一口感覺比黑色的甘蔗硬多了但確實很甜。就這樣男人挖斷女人砍削少毛捆綁,如同流水線作業一般,沒多久的成果就有二三十捆甘蔗。

這時男人就停了下來,走了過來扶起兩捆長的甘蔗側立起來,雙手緊抱頓時腰背一發力看著非常輕鬆就將兩捆甘蔗肩扛了起來朝小崗下走去。少毛也學著男人的動作將兩捆長的甘蔗側立準備扛上肩,腰背發力一試感覺非常沉沒扛起來,少毛心一發狠猛然使出最大的力氣順利將甘蔗扛起來了,隻是雙腿有點顫抖,一邁步腳一軟差點被甘蔗壓趴下,趕緊丟下一捆才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