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承認了自己的生存狀態,不再想去改變自己的命運,那麼你的人生就從此受到了限製,從此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了。所以,我們要學會做夢,但也不能隨便做不切實際的夢。做夢、發願都是有前提的,如果一件事情有百分之七十的可能性, 那你現在就可以去嚐試。

有一次我遇到一個上海的年輕人,他想做一個新興的大學生購物網站。我就跟他說,現在的大學生百分之八十都有網購的經曆,你做這個網站,既把他們作為消費者,也讓他們作為銷售者,在消費的同時也可以賣出自己的東西,那麼以這種以物易物的形式,就不用你投入多少的資金和產品,馬上就可以做起來。他思考以後,接受了我的意見,很快就開始運營了,現在也做得很好。

夢想與現實之間有多少距離,這要依靠你自己的認識、智慧。這就是古人所說的:“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每一位走到今天不可能沒有經曆過風險,即使是你今天坐在這裏也有風險,天花板可能掉下來,喝水可能被嗆住,這些不也都是風險嗎?我們不可以因為風險而什麼都不做,在家裏等死,這就是因噎廢食的做法了。

有一個小夥子去找一個有智慧的長者算命。長者讓他把手掌攤開,說:“你看,大家是不是都告訴你,這是感情線,這是事業線,那是命運線嗎?那麼現在你把手握起來,再看一看,什麼不在你的手中呢?”這就啟發我們,人自身具有主觀能動的可能,在遇到難題求醫問藥之前,不妨先問問自己的心,是什麼讓問題出現的,那怎麼去解決它?

佛教中因為種下善因改變運勢的故事很多很多。比如說有一個小沙彌,他的師父一看他的麵相,知道他活不過七天了,但是他年紀那麼小,老和尚不想讓他死在廟裏,就讓他回家去找自己的父母。可是過了六天,那個小沙彌又活蹦亂跳回來了。他師父一看,他的運勢居然有了巨大的轉變,從他的麵相上看,他可以活到七十歲了。師父就問他:“你回去以後,做了什麼事情呢?”小沙彌想了一想說:“我什麼都沒有做過啊!”師父說:“不可能,你再仔細地想一想,有沒有什麼奇怪的事發生過呢?”小沙彌終於想起來了,他說:“我回家去時,遇到了山洪暴發,我走著走著,就看見山上有一個螞蟻窩被衝了下來。許多螞蟻都在掙紮、亂爬。我就幫他們在窩上搭了一根木棍,讓他們爬到安全的地方去,就是這樣而已啊。”

隻是這樣的因,因為救了螞蟻,就轉了自己的運,你們是不是覺得很荒誕呢?這些故事告訴我們,要在隨順大勢的前提下,學會精進。記住,任何一個小小的因,都有可能會轉變你的運,這個道理才是故事想要表達的東西。

大家經常會在寺廟看到一些放生的活動,其實這些活動本身也就是一種環保。因為我們所放的是食物鏈中的一個環節,當食物鏈都正常運作的時候,那麼最終反饋到我們身上的也就是健康。當你讓別的生命正常地生活,那你也能獲得長久的生命。反過來說,如果我們不斷地殺戮和屠宰動物,且不說這會使食物鏈受到影響,這些動物被宰殺的過程中,因怨恨而釋放出來的毒素吃到了我們的嘴裏,最終也會影響我們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