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淮說完這句話,就抬手給郭全看了看手表,示意郭全先領何月蓮出去。
何月蓮過來之前,想了一些說辭,沒想到沈淮壓根就不給她說話的機會,直接趕人。郭全站起來;何月蓮就算有一肚子氣,也沒有辦法再賴在沈淮的辦公室裏,隻能先跟郭全出去。
一是能確定沈月蓮跟杜建、杜貴是翻了臉,不再來往;二來是個男人都幾乎沒有辦法對何月蓮這麼一個有風情的女人擺什麼難看的臉色。
郭全回到外麵的辦公室,還是幫著沈淮跟何月蓮解釋:
“沈書記做事就是這樣講究效率,誰在他麵前彙報,五分鍾內沒有把問題講到要點上,他就是直接要人回去補充材料。這以往鎮上開會,常常是一開就是半天,都討論不出一個什麼東西來。沈書記過來後,隻要有沈書記參加的會,基本上就沒有人會講不著邊際的話了,會給直接批評的。在鋼廠那邊要求更嚴格,開會時間超過半個小時,都要提前打申請……”
何月蓮暗自乍舌,既然這是沈淮一貫的風格,她心裏也就好受一些了,沒那麼生氣。
何月蓮以前跟沈淮接觸,都是止於表麵、淺嚐則止的。
梅溪鎮在撤縣屬區之前,是中心鎮。
何月蓮也早就見慣了政府機關是什麼作風,見慣了那一個個衣冠楚楚的官員是什麼德性。她也認準沈淮不過是一個仗著有後台、在鄉鎮囂張猖狂、目中無人的貨色,也認定沈淮看中陳丹的美色,才決意要將接待站從她手裏搶走。
何月蓮雖然一直周旋鄉鎮官場上,但也由於看得更透,對這些衣冠楚楚的黨員幹部打心底更輕視,更厭惡。
何月蓮起初對沈淮是打心眼裏怨恨跟鄙視,但她同時是務實的,知道胳膊擰不過大腿,也無意雞蛋碰石頭的,跟背後有市委書記作靠山的沈淮鬥,所以在鎮接待站的交接上,采取好漢不吃眼前虧的合作姿態與之周旋。
何月蓮不是沒想過離開梅溪鎮到外麵闖蕩一番,但她也知道自己是個三十八歲的女人了,折騰不起。
上回縣委副書記、縣長葛永秋來梅溪鎮,對她就極感興趣,嘴上說縣招待所缺少一個會經營的負責人,暗示要調她到縣裏去。
不過,何月蓮心裏清楚,就算跟了葛永秋,年後也指不定就是個給玩殘的剩腳貨——何月蓮覺得應該好好盤算自己下半輩子的人生了,而不是腦子一熱就離開梅溪鎮再也不回來。
就算丟掉接待站,何月蓮在梅溪鎮還有幾處生意:
供銷社的服裝櫃台;這些年一直在說要重造梅溪大橋、重修下梅公路,她在梅溪大橋過來的下梅公路南側,買下一塊地,有十六七畝,還沒有派上用場。
何月蓮這幾年來在接待站上摟到幾十萬,差不多都投到這兩個地方了。不能折現,她想遠走高飛都不可能。
要留在梅溪鎮,就必須要考慮麵對沈淮的問題。
真正下決心留在梅溪鎮,何月蓮反而能靜下心來考慮一些問題。
雖然給杜建、杜貴敲走十萬元,但隻要留在梅溪鎮,給杜建、杜貴繼續敲詐的可能性,相對要低一些。
再一個,也不得不承認,沈淮到梅溪鎮之後短短七八十天裏,確實給梅溪鎮帶來很深刻的改變。
不僅僅是鋼廠路周圍的髒亂衛生環境,在鋼廠整頓時也得到徹底的治理,鎮上的機關作風,也在沈淮無形的威壓下,得到整肅。
換作往時,何月蓮下午三四點趕到鎮政府大院裏,能看到有一半的領導及辦事員還在堅持辦公,就謝天謝地了。
而今天這時候都快下班了,幾乎每間辦公室裏都有人員堅守,鎮長書記們,除了外出辦事的,沒看到誰說提前離開的。民警、聯防隊到街上值警也勤快多了,那些個整天在學堂街上晃蕩的小混混也收斂了許多,似乎街上也比以往整潔、暢通了許多。
何月蓮再對沈淮有偏見,也不得不承認梅溪鎮這段時間來,是因為沈淮的到來,在很多方麵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何月蓮提出承包供銷社,也是試探沈淮對她的態度,覺得沈淮對她要是不帶成見,她就留在梅溪鎮。隻要梅溪鎮的環境越來越好,她即使是個女人,也未必不能幹出些事來。
同樣的,何月蓮隻是出於試探的心性,材料什麼的,也就沒有認真的去準備。
這麼想,就算是給趕出來,何月蓮心裏也就沒有什麼好委屈的了。
何月蓮剛想從郭全這邊套些消息,以確認鎮上對供銷社的態度,這時候看到陳丹前夫的堂妹子孫文黎,領著一個女孩子走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