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還以此做為武將升遷的順序,統稱為環衛官,與高級文臣的館閣銜相當。
南北衙各十二衛、軍,各有郎將、中郎將、將軍、大將軍、上將軍,郎將和中郎將仍為實際職事官職。
而將軍、大將軍、上將軍則淪為環衛官,總共等於是七十二級。
調整過後,采用的是南北二十四軍交替,比如最低一級是南衙的右領軍衛,然後是北衙的右監門軍,再是左領軍衛,再左監門軍。
上將軍對比大學士,大將軍對比學士,將軍對比直學士。
正常是七十二級,然後皇帝特加設了個天策上將軍,沒有天策大將軍和天策將軍等,隻有一個上將軍,特授給秦琅。
位在所有將軍之上。
不過跟當年李世民那個大唐最高武將統帥的天策上將不同,秦琅這個純粹就是個榮譽頭銜,跟他之前被授的尚書令一樣。
沒有實際職權,那麼這官名再高,也是空的虛的。
隻是能多領一份錢而已。
秦琅缺錢嗎?
不過這種惠而不費的虛銜名頭,卻也能表明二聖對秦太師的恩賞,表明一種姿態,秦家的榮寵依舊,就算秦俊辭了中書令秦理辭了樞密使等,也不會改變這一情況,提醒某些想要政治投機的人,不要亂來,不要搞事。
一群人回舊金山,秦琅直接把人都接到王宮。
“你是高福的人吧?”
東閣,秦琅與朝廷使者高承恩獨坐。
“高宣徽是奴婢義父,奴婢來時,義父還特意叫我過去交待,說太師對他有再造之恩,這份恩義他永遠銘記於心。”
高承恩向秦琅直接表明,我們都是秦家的人。
秦琅給高承恩倒了杯茶,高承恩受寵若驚。
趕緊起身雙手接過,然後道,“義父這次特意把南來的機會給奴婢,便是讓奴婢過來拜見太師的·····”
“不用這般說,高福當年確實是我安排進宮的,但他能有今日,也全憑他的本事和運氣,我離開朝堂多年了,洛陽的事我也管不了了。”
“太師乃是大唐五朝元老,您可是皇唐的掣天柱石啊,這次宮中二聖便讓我來請示太師,兩府長官空缺,該用何人?請太師舉薦!”
“兩府宰執,自然當是由二聖欽選,我一致仕歸藩多年的藩王,哪有資格幹涉朝廷宰執首輔的任命?”秦琅搖頭拒絕了。
高承恩小心的觀看秦琅表情,良久才試探著道,“二聖覺得來公辦事沉穩,裴公行事果決機敏,一時猶豫不決。”
“不管二聖用誰,相信都不會錯的。”
對秦琅來說,眼下洛陽朝堂上,天後還政天子,但天子還太年輕,根本把握不住朝堂,所以起碼三五年內,中樞不會有什麼大的變化。
何況,天後還政時,中樞剛剛進行了一輪宰執的調整。
現在二秦辭去,也隻需要再微調而已,不可能有大的變動了。
所以不論是來恒做中書令還是裴行儉做中書令,其實都對秦琅對秦家甚至對整個秦黨影響不大。
畢竟兩人都是秦瓊義子,都是秦琅的義兄,但另一方麵,兩人其實又都是秦琅的門生,他們是秦琅政治上堅定的支持者。
對秦琅來說,皇帝親不親政沒什麼變化,朝廷大政不變,那麼其它的也不會變。
不是那種天大的劇變,那就影響不到秦家,威脅不到呂宋。
不管秦家人做不做宰執,以如今秦家的勢力,都不會有什麼太大的變化,畢竟秦家已經不是靠一兩個宰相位置的了,秦家的勢力遍及朝野,尤其是呂宋這個基業在手,便立於不敗之地,除非秦琅造反,否則以秦家幾次為皇唐定策擁立的特殊功勳,秦家的地位誰能威脅?
······
洛陽。
秦琅的信通過水陸加急,遞入宮中。
天後與皇帝母子一起讀完的信,秦琅在信中說的更多是家人親情,對於朝堂政事,尤其是兩府宰執首長的人選,沒有半點幹涉之意。
“召翰林學士入宮草製吧。”天後接到父親這封信後,才終於下定決心拜兩府長官。
“來恒與裴行儉,皇帝覺得誰為中書令更合適?”
“天後覺得誰更勝任一籌?”
“陛下是天子,中書令是首相,是輔佐天子治政的首輔大臣,理所當然要由天子來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