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4章 鐵流二萬五千裏,秦俊三屠十萬胡(2 / 3)

做為回報,吐火羅、昭武九國、以及突騎施等西突厥各部,都表示願意向大食哈裏發稱臣進貢,成為大食的附屬國。

麵對這麼好的條件,新任的大食呼羅珊總督賽義德率領呼羅珊軍團東進,吐火羅葉護也征召諸王公組建聯軍東進,昭武粟特各國更是積極奔走。

在七河地區,突騎施和葛邏祿動員諸部,準備在天山鷹娑川伏擊唐軍,同時派粟特人到龜茲於闐焉耆諸國去煽動起義,準備火燒唐軍後院。

不過這一切似乎早就已經在蘇定方的預料之中。

蘇定方率兵出庭州,在沙陀人的帶領下直接襲擊葛邏祿人的部落,劫掠他們的牛羊,擄掠他們的婦孺。

葛邏祿人見唐軍沒有走鷹娑川去七河救援碎葉和弓月兩鎮,反而跑到金山腳下去掃蕩自己的部落,頓時坐不住了,不顧突騎施部的烏質勒的勸阻,帶兵回援部落。

結果他們在遏索山下的白楊河穀遭遇到了埋伏於此的秦俊。

一心趕著回去救援部落族人的葛邏祿軍不曾想到,秦俊早就帶著精銳唐軍埋伏於此。

不大的河穀裏,唐軍四麵埋伏。

等葛邏祿人進入埋伏圈後,副先鋒蕭嗣業當先殺出,堵住了葛邏祿人的退路,然後先鋒薛仁貴堵住前隊。

鑼鼓喧囂之中,秦俊帶著兵馬從兩側山上殺下。

架設在兩側山上的神機炮、投石砲車、三弓床子弩等重型武器,也是猛烈的向著密集的葛邏祿人傾泄著。

無數的弓弩手也都居高臨下的密集覆蓋葛邏祿人。

狹窄的地形,讓葛邏祿人十分密集,進不能進,退不能退,被唐軍衝成數截,然後還要遭受四麵八方的箭矢炮石的打擊。

這場伏擊非常的成功。

血戰一天,三萬葛邏祿騎兵,幾乎全軍盡沒,死傷大半,餘者也沒逃出,都做了俘虜。

而第一次指揮如此大戰,就取得大捷的秦俊,戰後下達了一個狠辣的命令,一個俘虜不要,全部斬殺於遏索嶺下。

戰後,血染白楊河,無數的屍體甚至把河道都給堵住了,形成了一個堰塞湖,湖水盡赤。

被唐軍記錄為血湖。

血湖之戰,副帥秦俊以兩萬步騎伏擊三萬葛邏祿精騎,以傷亡千餘的代價,全殲三萬葛邏祿精騎。

這一戰,蘇定方料敵先機,識破敵人圍弓月、碎葉軍鎮,誘唐軍來援,然後派出了六萬精銳輕騎埋伏於鷹娑川,準備伏擊唐軍。

結果蘇定方根本不上當,反而奔襲葛邏祿部,做出全軍掃蕩的假像,逼的葛邏祿人回援,結果自己卻中了伏擊。

而初次擔任統兵重任的秦俊,也向眾人展示了他的武功,這位在呂宋做了十幾年管軍大將的武安郡王,不負蘇定方的重任,完美的完成了任務。此戰雖然有薛仁貴和蕭嗣業兩大將輔佐,但依然掩飾不了他的功績。

血湖大捷後,秦俊率部急行軍,又繞到了鷹娑嶺突騎施人的後麵,然後故意透露了葛邏祿人全軍覆沒於血湖的消息,仍在鷹娑嶺南埋伏的突騎施三萬騎,聽到這個消息後,不敢再獨自留在那裏,於是趕緊撤退,想退回到伊麗河穀的弓月城,與圍困大唐伊麗軍鎮的其它人馬彙合。

然後又是一場伏擊。

車嶺,秦俊張網以待,急忙撤兵的突騎施人再次被秦俊伏擊於險要狹窄的山穀之中,唐軍堵住兩頭,然後騎兵衝殺,弩炮齊發。

突騎施人比葛邏祿人勇猛,但這狹窄的地形根本沒有給他們發揮的餘地,他們人擠著人,馬挨著馬,跑不動散不開,空有精銳的騎射本領,但最後也隻是成了擠成一團的活靶子。

尤其是唐軍的床弩,兒臂粗的弩槍,一弩就能連人帶馬串上一串,而那些射石神機炮,看著粗笨,但那巨大的敞開,通過火射卻能把大顆石彈射入密集的人群中,每一發都能帶走一排。

這完全就是屠殺。

秦俊仍然是不留活口,不要俘虜。

三天後,兩次伏擊,殲滅了葛邏祿和突騎施六萬精騎的秦俊,進入伊麗河穀平原,數天後,蘇定方領軍前來彙合,他在葛邏祿人的部落草原上縱橫掃蕩,擊破數百個大小部落,劫掠了無數牛羊。

當兩軍會師後出現在了伊麗軍鎮外時,伊麗軍鎮下的數萬突厥人都還不敢相信那六萬精騎的覆沒。

五萬唐軍與八萬突厥騎兵在伊麗軍鎮外的草原上展開對決,被圍困在城中許久的伊麗鎮將士,以及城中的子弟、土團、城傍等,雖然疲憊萬分,傷亡慘重,但仍然召集所有能戰的人,毅然殺出城來支援城外的唐軍。

蘇定方、秦俊、薛仁貴、蕭嗣業,四大名將中,有三位樞密院執政,還有一位前執政,來援的五萬唐軍,也都是最精銳的關隴河西朔方西域的老府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