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0章 口蜜腹劍(2 / 2)

李義府能有今天,當然最離不開的就是秦瓊秦琅爺倆的提攜,否則他現在估計都還在蜀中底層打轉。

是秦瓊聘他入鬆州都督府幕府,然後又舉薦他入京做了九品門下省典儀,後來又是秦琅提攜他入禦史台為八品禦史。

之後將他引薦給馬周、許敬宗,還把他安排進了太上皇李胤當時所在的東宮,一步步,方有今日之輝煌。

秦琅十五年前離京時,都還特意將他提拔為中書舍人,這是最關鍵的一步。

此後李義府雖然是靠給皇帝李胤當槍做刀,帶頭發起對長孫無忌等元老派的進攻,憑能力與忠誠,贏得皇帝的信任,最終一步登天,成為了宰相。

可說到底,沒秦琅這一路來的提攜,李義府又哪有機會給皇帝做刀槍?

“三郎,這事是家中子婿們做了蠢事,被底下人一唆使,就亂來,搞的如此奢華張揚,是我管教不力。”李義府迅速向秦琅認錯。

當時的李義府正是最得意之時,給祖父遷墳改葬,安葬到太祖陵邊,還役使七縣民丁等,這些不過是衣錦還鄉一樣的得勢後的炫耀而已。

“李公,你可認識王義方?”

李義府心裏一驚,王義方他當然是清楚了,這是個強驢一般的腐儒,雖是天下有名的大儒經師,但做官就不行了,腦子一根筋,有一件事可以證明他的迂腐。

王義方拜侍禦史,六品京官,便在京置辦宅院,買了一座宅子,錢款付清,幾天後卻指著院中的兩棵大樹說,我忘記付樹的錢了,然後讓家人去找那前主要補上樹錢。

朋友們都說,宅院出售,自然是連宅中的樹一起賣的,沒有單賣的道理。結果王義方卻非說,這麼好的樹,怎麼能跟一般的宅中樹一樣呢,這肯定是得另算錢的,趕緊補上。

此事後來在京師引為笑談,都說王義方就是讀書讀傻了。

王義方後來也確實最高隻當了這侍禦史,而且總共隻當了十六天,且正是因為彈劾李義府逼殺六品大理寺丞,以掩蓋他將大理寺美貌女犯納為妾侍一事。

李義府訕訕道,“王義方先前抵毀大臣、言辭不遜,被貶為萊州司戶了。”

“王義方可是當代名儒,士林之中素有名望的。”秦琅道。

“秦公可是賞識他?若如此,我願意與他盡釋前嫌。”李義府道。

秦琅此時說起他,也是因為來濟先前跟他提過王義方。來濟的學生盧照鄰少年時曾拜王義方為師學經,深為老師的冤屈不公,便找機會跟來濟說了此事。來濟了解了一下,然後告訴了秦琅。

王義方自幼喪父,飽讀詩書,通曉四書五經,為飽學之士,少孤貧,侍奉母親非常恭敬,是有名的大孝子。

後來入京參加科舉,中途遇見一個徒步趕路的人,說是聽說父親在外任職病亡,於是趕路前往,王義方聽了立馬把自己的馬讓給了他,甚至做了好事還不留名。

入京後,他不肯跟其它學生一樣去拜謁公卿貴族,憑真本事考中明經,恰當初那位路上受他贈馬的人回到京師,認出他來,於是到處替他宣揚。

京師人人稱讚。

連聖祖皇帝都聽說了有這麼一個新科明經才子,飽學有才,且很有素心,又還能助人,於是欽授他為晉王府參軍。

宰相魏征非常喜歡王義方的為人,並欣賞這個老鄉的才學,於是主動提出把妻子裴氏的娘家侄女嫁給他,但王義方卻一口拒絕了,理由是魏征是宰相,他不想攀駙宰相,趨附權貴。

後來魏征去世後,卻又主動上門求婚,娶了裴氏。別人問他為什麼,他說魏公如今已經去世了,我要繼承他的遺誌,實現他生前弘揚儒家、勸語君王的意願,以報答他的知遇之恩。

王義方也因不肯攀附權貴所以仕途並不順暢,到貞觀末年也不過是弘文館的綠袍小官。

結果還因為貞觀末年對魏王黨的清算,被人舉報他曾經跟張亮交好,因此三十一歲的他受牽連貶到了海南島為吉安縣丞。當時的海南島那是蠻荒之地,吉安縣在後世時名字都是昌江黎族自治縣。

他到任後卻召集各峒首領商議,創辦學校,挑選子弟,親自講經傳學,教授禮樂,一時讓那個蠻荒也登降有序人人悅順。

三年後,因教化蠻荒有功,王義方調任河北洹水縣丞。當時張亮有個侄子叫張皎,配流在崖州,來依義方而卒,臨終托以妻子及致屍還鄉。返回中原時,王義方使奴負柩,令皎妻抱其赤子,乘義方之馬,身獨步從而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