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6章 投桃報李(2 / 3)

秦家在中原的礦場等,還是得按新規來,得繳納礦課,礦產得專賣給朝廷。可李敬玄也給秦琅開了個特別通道,就是呂宋鑄錢監可以從中原轉運司的鐵倉、銅倉采買鐵料、銅料等。

所采買鑄幣原料運往呂宋錢監,額外繳納一筆關稅,且保證專用於鑄幣。

這筆關稅是暫定的二十稅一,也就是百分之五。

至於原料采購價,這個視具體情況,大致是按市價。

雖然相比最初,秦家以後想從中原直接采挖冶煉銅鐵運到呂宋,是不可能了,隻能按規矩來,自己挖的也要賣給官倉,然後呂宋鑄錢監再從官倉采購銅料等,還得交關稅。

多了幾個環節,但終究也是還有渠道可以采購鑄幣所需的銅料,而呂宋鑄錢監也再次可以開爐鑄錢,甚至不再繳鑄幣稅了。

實際上就是如今用原料進口關稅,替代了先前的私鑄稅。

這很明顯是李敬玄給秦琅的禮物了。

呂宋鑄錢監原先一年最高能鑄三百多萬貫錢,鑄幣利潤數十萬貫。

“謝了。”

秦琅對李敬玄點頭。

“太師無須謝某,這不過也是考慮到朝廷的利益,尤其是鑄幣量。”

戶部使馬載也給了秦琅一份東西,卻是以後呂宋的銀行、錢莊、票號等,今後也都計劃單列,原則上由呂宋自己管理。

包括發鈔準備金、存款準備金等,呂宋的各銀行、錢莊等隻需把按朝廷規定的比例,上繳至呂宋銀行即可,不再需要上繳到戶部的開元銀行。

呂宋現在並沒有一家叫呂宋銀行的銀行,但這裏麵的意思秦琅秒懂。

秦家隻要在呂宋成立一家呂宋銀行,便相當於是呂宋中央銀行了,以後呂宋本土的銀行錢莊等,包括但不限於秦家所有的,都直接由這家銀行監管了,準備金什麼的也都繳到這裏便好,呂宋銀行隻需要接受朝廷三司的定期審查就行。

至於秦家在中原大陸的銀行錢莊等,還是得按新規,上繳到戶部的開元銀行的。

可不管怎麼說,把整個呂宋地區摘出來,這裏麵的利益巨大,也是對秦琅這個老師的極大照顧了。

當然,這一切都是得到皇帝準許的。

不過秦琅也清楚,若不是兩人是自己學生,誰又會這麼主動的維護秦家的利益呢。

眼下皇帝剛被擁立,處處都需要秦太師的支持輔佐,對於這些涉及秦家的東西,自然是沒有不許的道理。

皇帝自己就已經把呂宋提升為呂宋國了,如今轉運司這邊,也等於是把呂宋直接按藩屬自治的待遇處置對待了。

以後秦家除了每年向朝廷繳一百萬貫的包稅,其它各方麵,朝廷都不幹涉,完全由呂宋自治。

看著這兩份東西,秦琅感覺很沉重。

十分珍貴。

這確實是眼下秦琅想要的東西,之前李胤的新政,秦琅沒有輕易的拒絕,畢竟呂宋是大唐的外世封領地,又不是什麼藩屬邦國或是羈糜領地,沒有拒絕的理由。

現在李敬玄和馬載的這兩份東西,可以說是幫呂宋解決了這個麻煩,甚至是絕了後顧之憂。

呂宋身上的枷鎖盡除了。

“國庫現在應當還充裕吧?”秦琅問。

“還不錯。”李敬玄和馬載等授為轉運司及三司副使時,第一件事便是清查賬簿、府庫。

上皇統治的這開元十五年來,一直征戰不休,光朝鮮半島就打了十年,對奚契靺鞨之戰又打了三年多,然後對驃國的戰爭也已經打了一年多了,這西征又要開始了。

養兵和打仗的錢確實開銷巨大,好在朝廷財政收入較高,財政情況一直都還不錯。

“新皇繼位之時,國庫尚還有八千萬貫的節餘,另外各倉庫中的糧鹽布帛糖酒等也價值近兩億。”

李胤折騰了十五年,沒把家底折騰光,還能有這麼多積蓄,確實還不錯,但以朝廷每年過億貫的財收來看,這也不過是兩年的財稅收入而已。

要不是朝廷新工商開海貿,大開礦冶,就李胤這種折騰法,按貞觀以前的那種國家農業財政,早破產不知道多少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