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章 昏君亂命激呂宋(2 / 2)

現在,中書令李義府獨掌政事筆了。

這個變化可是巨大的,以前在政事堂,不管是中書令還是侍中或左右仆射甚至是侍郎、尚書等,隻要是入堂為相的,在堂中議事時是地位一樣的,沒有誰高誰低,誰主誰從。

隻有輪執政事筆的那人才是主持者,但人人輪值。

可現在,首相出來了,其它人失去再執政事筆資格,政事堂裏話語權自然就不再如從前,實際上就成了中書令的屬官了。

皇帝打破三十年來形成的穩定製度,很明顯是因為李義府更聽話,也更懂的皇帝的心思,所以皇帝幹脆就讓他秉筆。

畢竟政事堂中現在六個宰相,有竇德玄這種混子,還有韋玄貞這種庸人,如果讓他們輪執主持,肯定會有麻煩,倒不如幹脆就讓李義府執筆主持好了。

李義府也順理成章的掌握中書門下之印,政事堂的決議沒有加蓋這個印章是沒有合法效力的。

“三郎!”

一陣腳步聲傳來,張超、老黃、魏昶、秦用等不少老人過來,看他們神色,明顯也是已經知曉了朝堂最近的劇烈變化了。

在這種劇烈變化的局勢之中,呂宋該何去何從?

已經九十多歲的魏昶依然麵色紅潤,這位老壽星一直是秦琅的情報顧問,“聽皇帝準備廢蘇立韋。”

秦琅點頭。

李胤的這一係列動作,指向性明顯,如此恩封韋氏,本就是衝著秦家來的。相比起秦家的實力強大,韋氏的實力要弱的多。

雖韋氏是京兆名門,底蘊深厚,號稱九大公房,人才輩出,從西魏到北周再到隋唐,甚至是世代聯姻皇室,為著名外戚,也出過數位名將、宰相。

但畢竟在貞觀後期,被李世民幾乎整廢掉了,不複貞觀前中期時的那種興盛,可也正因為韋氏有深厚底蘊,有名門大閥之望,如今又沒了什麼實力,所以皇帝才挑了韋氏來取代秦家。

蘇皇後跟李胤這二十多年的婚姻,終究還是要走到盡頭。

隻是許多人可能都想不到的是,秦貴妃空等了多年,如今卻要由韋皇宸妃扶正了。

“這事太過份了。”

秦用氣的胡子亂抖。

他是秦瓊如親子般對待的義子,與秦家兄妹的感情那也是不容置疑的,對秦淑秦婉姐妹那就如同對待親妹妹般,如今兩姐妹在宮中受此等屈辱,如何不惱。

更何況,現在已經不僅僅是姐妹倆在宮中受辱的事了,這還關係到秦家的生死存亡,也確切的關係到跟秦家捆綁一起的各家。

此時來到秦琅麵前的,都是秦琅最親信的人。

七十多歲的阿黃也公然喊李胤是昏君。

內閣學士張超更是直言不能坐以待斃。

魏昶壓低聲音,“我在宮中還要隱秘的暗樁,隻要三郎同意,我可安排,可讓皇帝暴斃,而且能保證神不知鬼不覺。”

秦琅卻隻是搖了搖頭。

“這世上就沒有神不知鬼不覺的事,何況還是在宮中呢?我知道老魏你們當初執掌鎮撫司二十餘年,經營了隱秘的大網,可宮中之地,絕不簡單,更何況是現在這種局勢下,皇帝肯定也是早有預防的,不定子可能早就張網以待,就等我們自投羅網呢,到時事敗,豈不是正好授人以柄?”

一旦事敗,那就隻能是兵戎相見的結果了。

而這卻正是秦琅始終不願意見到的情況,他在海外建立呂宋,不是為了要自立為王,將來反叛朝廷取而代之的,隻是想給秦家一個退路,也帶動中原對外拓張,把華夏文明帶向更遠方。

如果發展到呂宋跟大唐交戰,那非他本意,而且以如今大唐的強大,現階段的呂宋,也很難打的過。

雖呂宋在海外,可不要忘記,大唐並不是曆史上的那個大唐了,大唐發展海上貿易多年,對大海早就了解熟悉,更別,大唐水師的四大艦隊也有近三十年的曆史,其實力那是絕對海上霸主。

呂宋秦家的水師,主要靠的是預備役性質的商船武裝,真正的常備水上力量很一般。

一旦交戰,朝廷的強大可不是呂宋能對抗的了的,最重要的一點,一旦兩岸交惡,朝廷甚至隻要封鎖呂宋,那失去了大陸的呂宋,就真的隻是個海中蠻島。

“事情還沒到魚死網破的地步。”秦琅皺眉。

“三郎,不能再退了,一退再退,身後早已是萬丈深淵了,再退,可就粉身碎骨了。”張超勸。

秦琅很冷靜,沒有急躁。

遇大事越發需要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