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她的堂姑母韋皇貴妃則在給李胤念著奏折。
“怎麼樣,還滿意否?”
李胤眼也沒睜,笑著對二韋道。
韋香年輕,撒著嬌媚聲道,“謝謝聖人。”
韋香父親韋玄貞原本不過是個普州參軍,六品小官,她入宮後父親直升普州刺史,現在又加封特進這樣的從一品官階,授周國公之爵位,自然是歡喜不已。
雖說韋皇貴妃之父韋挺直接封義豐郡王,但那畢竟是死後追贈,而且韋挺也是貞觀朝做過宰相的,這個不能比。
“皇貴妃不滿意嗎?”
韋氏也向皇帝拜謝,隻是麵上並沒有太多的高興之色,她嫁給李祐的時間不長,李祐便謀反失敗被殺,她回娘家守了幾年寡,本來也不欲再嫁,誰知道丈夫兄長李胤即位後卻納她為宮。
這事本非她所願,隻是意外。
皇帝即位後冊封皇後蘇氏,她與韋家命婦一起入宮參見皇後,然後被皇帝遇見,便被強行留下,幸之。
此後就這麼不黑不白的在宮中,沒明沒份的一呆多年,甚至生下了三個孩子。
如今皇帝終於給了她名份,還是皇貴妃封號,甚至給亡父追贈王爵,韋氏並沒多少欣喜,反而隨著這些封賞,她的傷疤一次次的被揭開,鮮血淋漓,自己被徹底的扒光,展示在世人麵前。
在她心裏,這段關係,始終是不倫的,羞恥的。
隻是身為女人,雖是名門千金,卻也沒有的選擇。
她與侄女韋香不同,韋香進宮後如魚得水,甚至是享受這種恩寵,毫無顧忌,沒有半點心理負擔,她卻很能做到。
“陛下,阿爺在外任職辛苦,陛下能不能調妾阿爺入京呢,妾聽說如今政事堂侍中之職還空缺著,不如陛下授妾阿爺為侍中,妾阿爺定會為聖人忠心耿耿辦事,一切唯聖意是從,絕不會如秦貴妃的阿舅崔敦禮和義兄來濟那般故意與陛下做對的。”
一邊說著,韋香還把整個人貼在了皇帝的後背上,緩緩的磨蹭蠕動著,甚至在皇帝的耳邊輕輕的吐息。
李胤哈哈大笑。
“你這個小妖精,真磨人。”
“不過你說的也對,朕這就下詔,召你父親回京,先授殿中監。”
“陛下,何必這麼麻煩,直接白麻宣相多好。”韋氏搖著李胤肩膀嗲聲道。
韋皇貴妃在一邊冷冷看著,有些漠不關心,相比起年輕的侄女,韋皇貴妃卻已經是半生已過,經曆了世間種種。
她其實對李胤更了解,這是一位欲望很強的皇帝,看上的便要占有,得不到的就要毀掉。
繼位之初強幸於她,繼而納入後宮,一開始她也隻以為是自己的美色被他喜歡,後來才慢慢明白並非全是如此。
韋氏的美貌確實過人,但天下美貌之人何其多,皇帝要冒著被世人譴責的風險納弟媳入宮,更主要的還是韋氏家族的地位,以及那種打破禁忌的刺激。
韋氏家族向為關隴豪門,在隋朝時就已經是一門三王妃,楊廣的太子楊昭,豫章王、廣寧王都納韋氏為妃,隋末時,割據洛陽的王世充和割據關中的李家,都迫不急待的與韋氏聯姻。
李世民後宮的兩韋氏,其實入宮前都已經嫁過人,戰亂中丈夫死後寡居,可李世民依然納入宮中。
同樣的還有楊氏。
在玄武門之後,李世民更是不顧反對,把弟媳齊王妃楊氏納入宮中,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為了拉攏關隴名門的楊、韋兩族。
在貞觀朝時,已經形成了李、楊、韋、長孫四大關隴名門的政治聯盟,盤根錯節。
李胤繼位後,自然要把把韋楊諸家拉過來。
尤其是在貞觀後期,因為韋杜卷入了支持魏王泰的爭儲事件中,韋杜楊都遭受到了重大打擊,此時的韋杜楊孤立無依,又被長孫無忌於誌寧等持續打壓,正是李胤拉攏他們的好機會。
繼位之初,強納韋氏入宮,也就是對韋家的刻意拉攏,而當清洗了長孫一黨後,更加刻意高調的冊立二韋,也是進一步的行為。
韋皇貴妃想著這些,再看那撒嬌獻媚的侄女韋香,便覺得有些悲哀,她或許還並不知道,自己其實不過是皇帝的一顆棋子,就如同先前皇帝還是太子時,為了能夠得到秦琅的支持,而特別寵愛秦氏姐妹一樣。
宮中得寵十幾年的秦氏姐妹,如今呢?
宮庭冷落,據說連供給都已經處處受限了。
皇帝近來又新納了楊氏和蕭氏入宮,這毫無疑問,又是皇帝要拉攏這兩個名門豪族之意罷了。
······
“荒唐!”
吏部尚書裴行儉一臉憤怒,拍案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