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2章 磨刀霍霍向秦氏(1 / 2)

皇帝要對秦家下手了?

這是來濟第一個想法,可轉而又覺得不太可能,秦琅早就致仕歸隱多年,如今雖然頂著個齊王的異姓王爵位,但呆在海外呂宋那島上,根本不過問朝政。

皇帝雖然始終保留著秦琅太師、弘文館大學士兼修國史頭銜,但秦琅根本不過問朝政,也很少上什麼奏章諫議。

上次秦琅上奏章還是支持朝廷用兵驃國,表示願意將在驃國南的四個商館據點提供給朝廷水師而已。

這樣的秦琅簡直是與世無爭,根本不會威脅到朝廷半分,況且,呂宋每年向朝廷提供的稅賦上繳,已經遠遠超過了廣南道,甚至秦家每年在將呂宋三之一的稅賦上繳後,還會額外再向皇帝進獻一大筆錢,以及許多香料等貢品,僅這筆錢物就每年過百萬貫。

朝廷用兵半島,征戰十年,用兵奚契,又戰三年,呂宋可是一直也有奉旨派兵出征的,雖說一直也就兩三千人的規模,但向來是聽調又聽宣。

現在皇帝把一個上不得台麵的韋氏立為宸妃,這行事也太古怪了,豈不擺明了是不想立秦氏為後,不想易李賢為儲了嗎?

來濟再聯想到皇帝最近對呂宋那邊出手的一些新規,比如收回鑄幣權,比如不再給秦家礦冶產出自用的特權等。

這些似乎都是苗頭。

“陛下,臣請問韋昭儀是何出身,為何臣等先前對此人毫無半分知情?”來濟終於坐不住了,起身故意當眾詢問。

“韋昭儀乃京兆韋氏也,韋挺的從孫女,其父現任普州刺史韋玄貞,其祖曹王典軍韋弘表也。”

韋挺和李世民的韋貴妃是堂兄妹的關係,同一個曾祖父韋旭。

韋昭儀的祖父韋弘表跟韋挺是一輩的,但關係更疏遠一點,韋挺和韋弘表是同一個高祖韋真喜。

韋貴妃的曾祖是名將韋孝寬,韋挺的父親是隋朝民部尚書韋衝,韋挺有個妹妹嫁隋齊王楊暕,然後自己一個女兒嫁唐朝齊王李祐。

京兆韋杜,天下皆知。

但來濟卻依然道,“陛下說的是普州參軍韋玄貞吧,臣聽說其雖有女數名,但僅一女適婚,不久前剛為二皇子趙王納為媵妾,陛下不會說的是此女吧?”

李胤眼睛微微眯起。

這不是明知故問嗎?

來濟見皇帝不答,卻沒停止,再次問道,“臣先前聽到突然冒出來一個韋昭儀,還以為聖人說的是原齊王妃韋氏呢。”

這話一出,皇帝的臉色已經非常難看了。

齊王李祐是皇帝的異母弟,貞觀年間謀反被殺,廢為庶人,以國公之禮葬之。李祐死後,其妻韋氏因為沒有子嗣,所以回到了韋家。

在家寡居數年,李胤繼位後,卻把這位弟媳接入了宮中,這些年一直是沒名沒份的在宮中生活著,可卻為皇帝生了一位兒子兩位公主,據說很得寵。

這事算是一樁公開的秘密,不過因為有聖祖李世民納弟媳齊王妃楊氏入宮先例在,這事倒也沒那麼大轟動,畢竟李祐也不是李胤殺的。

皇帝也沒給韋氏名份,那大家就假裝不知好了。

來濟這個時候說這些,無疑是對皇帝十分不滿了。

先前納死去弟弟的未亡人入宮,還生了兒女,現在又搶兒子新納美妾入宮,甚至要封宸妃,再加上以前李胤未繼位前,就已經跟聖祖的武才人有私情,後來又把聖祖的徐充容納入宮中,這私德何其之爛?

“陛下,大唐後宮,一後四妃,皆有名號定額,現在豈能再隨心所欲,另立名號?”

“況且,宸字逾越。”

“再則,韋玄湞之女本是皇子趙王新納之妾,另一位韋氏更是皇弟李祐未亡之人,聖人將之納入宮中,有違倫理綱常。”

······

李胤的眼神十分不善,來濟當眾說這些話,是為對他的大不敬。

“朕今日召諸卿來,隻是通知諸卿這件事情,並不是要與諸卿相量。”皇帝說完,讓翰林院學士上官儀當殿草擬冊封內製。

來濟也不料皇帝居然如此,這是對宰相極不尊重的行為。

氣憤的來濟大聲諫止,可李胤不為所動。

甚至那不屑的眼神讓來濟覺得屈辱至極。

“聖人既然不能信任臣,不能聽臣勸諫,那臣又豈能再呆在朝堂上為政事堂相公?”

來濟當殿請辭。

侍中李義府站出來勸說,“來公,聖人冊封後宮妃嬪,這本是天子家事,來公又何必如此惱怒呢。”

禦史中丞崔義玄更是直接質問,“來仆射如此激烈反對,可是因為來公乃是秦貴妃的義兄?”

來濟憤而摘冠。

李胤卻冷漠的看著這一切,連基本的挽留都沒有。

“西域戰事將起,需要一位德高望重的宰相坐鎮,朕已加封郭孝恪為呼羅珊行軍大總管,現便授來公為波斯、吐火羅、昭武、可薩四府宣尉使,兼呼羅珊行軍司馬一職,即日出京赴任。”

免去來濟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尚書省右仆射、太子詹事諸職。

“上官待詔,擬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