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已經拒絕了嗎?”
阿黃笑嗬嗬的道,“按慣例,不是得三辭才受嘛。”
秦琅隻是搖搖頭。
“這可是齊王之爵啊。”
“虛名而已!”
使者北返,人未回洛,急奏倒是先送回去了。
洛陽宮中,李胤看到使者的詳細奏報,對秦琅不肯入朝,似乎也早有預料,並沒有太大驚訝,也似乎並無不滿。
當,李胤召秦琅在洛的嫡次子秦倫入見,正式授封其為呂宋郡王之爵,並授左衛中郎將之職事。
一個才十幾歲的貴族子弟,直接封王,引的滿朝驚歎。
而第二早朝上,李胤更是宣布,給秦琅進檢校尚書令兼中書令,兼知門下省下,再派使者前往呂宋迎接秦琅入朝。
不出意外,很快第二拔使者也回奏,太師秦琅以病體不適為由不肯入朝,連封贈也不肯接受。
李胤第三次派使者前往呂宋召秦琅。
這次是以太師加平章軍國事、檢校尚書令,知中書、門下二省事,兼太子詹事,加封齊王。
可一如繼往,秦琅依然不受。
“看來秦琅是真無意回朝了。”
李胤在書房與李義府下著棋,卻有些心不在焉。
“秦太師向來性格謹慎心,貞觀朝就幾度激流勇退,開元初,憑著再度擁立定策之功,卻也主動歸去,在呂宋一呆就是十幾年,確實不一般。”李義府對秦琅還是非常佩服的,不當初秦瓊秦琅父子對他的提攜之恩,就秦琅表現出來的這種淡定從容,確實是他無法做到的。
“既然秦琅不肯入朝,那麼無忌的案子也就不要再拖了,都了結了吧。”
“臣明白。”李義府趕緊領旨。
這案子已經拖了大半年了。
本來是想等秦琅入朝後,由秦琅來負責結案的,可現在看來,秦琅根本不入朝,這鍋還得自己背了。
不過能替皇帝背下這鍋,自然也是大功,他不像秦琅有那麼多顧忌,李義府畢竟根本淺,李胤繼位時他得秦琅的提攜也才不過中書舍人,如今能做上宰相,可全靠著能揣摩聖意,能主動為皇帝排憂解難。
這鍋他不背誰鍋?
褚遂良流放嶺南,還沒等到朝廷的最終處置,已經病逝愛州,他臨終前給李胤上了一封陳情書,訴自己曾長期為高祖和聖祖效勞,還堅決的支持了當今子繼位等等,可惜李胤收到陳情書掃了兩眼就扔到了一邊。
甚至都沒打算放過死掉的褚遂良。
李義府很快和許敬宗等一起擬定了對長孫無忌謀反案諸黨的最終處置,削奪褚遂良所有的官爵,同時將他的兄弟子孫皆除籍為民,流放愛州,永不得回中原。
其子褚彥甫、褚彥衝剛被押離洛陽,就在半路的驛站被驛丞雙雙殺死了。
禦史前往韓瑗貶地振州將他押解回京,命當地官員抄沒其家,禦史在半路又接到新命令,就地處死韓瑗,可等到了振州,才發現韓瑗已病死振州,禦史便下令開棺驗屍,最後將韓家近親全都流放嶺南。
於誌寧也被定為長孫無忌一黨,好在他跟長孫他們平時也沒那麼密切,隻是平時立場不明,為李胤不喜,所以先前貶為華州刺史,此時再貶嶺南愛州司馬。
眾人裏算是下場較好的一個了,起碼保全了家族。
柳奭在被貶地象州直接被處死,近親皆流放嶺南,抄沒家產。
因為柳奭是皇弟許王李治的妻舅,所以也牽連到了李治,李治與兒子一起被就地處死,以國公禮下葬,國除。
李義府派中書舍人袁公瑜趕到黔州,逼令長孫無忌自縊而死。
長孫無忌死後,其子長孫衝,族弟長孫詮本來皆為皇帝妹夫,但並沒被念及親情,皆被貶放嶺南,同時長孫家族所有財產皆被抄沒,所有近親同族皆被長流嶺南。
連高家都受到牽連,高士廉的諸子孫,都被除籍為民,長流嶺南,家產也俱被抄沒。
長孫詮的外甥趙滿持,一員在半島戰爭中揚名的猛將,也被牽連處死。
長孫家、高家、褚家、柳家、韓家,皇帝抄了五大家族,受此牽連的官員無數,僅從五大家族裏抄出來的錢財田地等,數目之大,連李胤看了後都驚訝不已,問稟報的李義府是不是搞錯了。
得到確切答複後,李胤眯起眼睛,“國之蛀蟲啊!”
“李愛卿辛苦了!”
李義府晉侍中、檢校禦史大夫,兼太子左庶子,進爵廣平縣侯。
中書令許敬宗,晉爵許國公,加太子太師。
崔敦禮仍為左仆射,加太子太傅。
來濟為右仆射,加太子太保。
辛茂將為中書侍郎,兼太子右庶子。
任雅相為兵部尚書,盧承慶為戶部尚書,
崔義玄為禦史大夫,侯善業為大理寺卿,王德儉為刑部尚書,袁公瑜升禦史中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