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7章 廟號聖祖、萬世不祧(1 / 2)

看書網.630.,最快更新貞觀俗人最新章節!

“聖祖?”

秦琅提議,湊滿七室。

追封承乾的七世祖李重耳為興皇帝,追封宣簡公李熙為宣皇帝,追封李天錫為光皇帝。

追封景皇帝李虎為唐太祖。

然後是元皇帝李昞。

這樣一來,李家太廟的七廟就是

興皇帝李重耳,

宣皇帝李熙,

光皇帝李天錫、

太祖景皇帝李虎,

元皇帝李昞。

高祖李淵。

聖祖李世民。

湊滿七廟,等將來承乾也掛了進去後,就把興皇帝李耳請出來送到夾室供奉,然後承乾下一任皇帝也掛了把李熙也請出來。

進一個出一個,但不管傳多少代,太祖李虎、高祖李淵、聖祖李世民都不用出來,可世代受子孫祭祀供享。

這個方案讓承乾比較滿意,聖祖聽著也比世祖要好。

而天子七廟,確實比之前的六廟更彰顯皇家的尊貴。

李重耳是西涼皇帝李暠的孫子,之前是沒進太廟也沒被追封皇帝的,現在把他也請進太廟,湊個七世之尊。

聖祖文武聖皇帝,承乾很滿意。

秦琅辦事,就是懂的變通,換成其它人,隻怕這麼點事情,得爭議良久。

“就有勞太師與諸位相公們辦好此事。”

不管是文武聖皇帝的諡號,還是聖祖的廟號,這都是跟之前政事堂議定的不一樣,改動還不小,肯定還是會有人認為不妥的,承乾不願意親自去處理這些,而是交給秦琅替他擺平。

“陛下多注意保重龍體,節哀!”

承乾則道,“有勞太師了。”

出宮時,秦琅回頭望了一眼宮殿。

此時的洛陽宮中,很冷清,滿宮縞素,大行皇帝的後宮嬪妃中,沒有子嗣的已經全部遣送出宮,都送去長安大慈恩寺出家。

有子嗣的,也都安排出宮與子女居住,將來諸皇子成年出京就藩,她們會跟隨前往。

夜色下,宮中死一般的寂靜。

秦琅在內侍的引領下出了乾陽門,依然由秦珣引著護衛送回了中書內省,天已很晚,但依然有宰相在輪值當守。

今晚當值的是中書令許敬宗,秦琅過去跟他聊了會天,順便提起剛才見皇帝的事。

關於皇帝對政事堂擬好的諡號廟號有意見,許敬宗倒不覺得有什麼。

“太師請安心去歇息吧。”

許敬宗這人雖然權力欲望比較強,為人也比較圓滑,但如今兩人的關係還是比較穩固的,在政治上是聯盟。

因在宮中省內,所以也僅是在自己的宰相公房裏睡覺,好在宰相們的公房較大,是一個大套間,裏麵設施倒是十分齊全,此時秋季倒也不冷。

躺在榻上,秦琅開始歸攏下如今的局麵。

總體來說,李世民雖然突然駕崩於泰山行宮,但好在早有安排,交接過渡十分平穩順利,沒出什麼意外,一切都井然有序。

京師雖然處於戒嚴狀態,但也隻是預防萬一。

有十年的監國經驗,讓承乾的聲望還是不錯的,此時他繼位,倒也沒引發什麼問題。

而征東戰爭還很順利,起碼目前都是捷報頻傳,基本上不用怎麼擔憂那邊。

不過也並不全是順利。

比如劍南鬆外蠻最近就鬧騰起來了,說來這些鬆外蠻的叛亂也是跟征東有關,李世民之前下令要水陸並進,說征東之戰,西南諸地不出兵不出錢糧,所以給他們分派任務讓他們伐木造船。

劍南道也分到不少伐木、造船任務。

劍南道的西麵山區,以及更西的西昌道分派到的任務不輕,他們主要任務是伐樹,可川西之地交通不便,高山雪嶺,就是河流也險急,許多西蠻本是半遊牧部族,伐木造船真是為難他們。

就算隻要求伐木,可伐木也是很專業的事情,更別提要把那些大樹巨木從那些深山老林裏麵運出來。

上麵任務派的急,鬆外蠻既沒本事又沒技術,根本完不成任務。

也不知道地方官員們是如何處置的,總之最後搞的那些蠻子們居然反了,大約在李世民還沒去世的時候,這些人就開始反了,至此時,駐守於劍南,接任蘇定方擔任鬆州都督府長史、寧遠軍使的梁建方奏報,說鬆外蠻已經反了七十二部。

而駐守於黔中的東寧都督府長史張士貴也奏報,說蠻亂已經蔓延到了黔中地區。

茂州都督、西寧都督、通海都督、洱海都督,都上報了蠻亂的消息,似乎一夜之間,因為東征伐木造船的任務,把所有的西南蠻夷們都逼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