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九騎出長安(2 / 2)

秋風瑟瑟,院裏的桂花飄香。

秦琅終於可以脫掉那身臭哄哄的羊皮襖子,換上幹淨的衣袍,滿頭油的頭發也可以在清水裏浸泡揉搓不用再打結了。

更別說,晚上的時候還有美人在懷。

玉簫親手做了桂花糕,吃起來有股濃濃的桂花香味。

秦琅不在家這段時間,他這二百畝的大宅子裏的災民已經突破了一千人,要不是有到衙門登記備案,收留這麼多人都會被彈劾一個圖謀不軌了。雖然他不在家,但是他之前弄出來的那個油茶流水線倒還在繼續生產著,據說現在都成了深受長安喜歡的一種食物了。

因其方便、快捷,還耐饑、便宜而走俏。

不但兵部已經開始在談合作加工,就是長安的百姓、災民們也深深喜歡這種食物,尤其是若再配上秦家出品的調料包(魚骨粉)(嫩蔬粉),那叫一個美味。

“三郎這些天不在家,妾身便自做主張,在東西兩市各開了一家店鋪,專門售賣家裏做出來的這些油茶和調料包,另外妾身還跟親仁坊裏大娘子商議後,在城東、西、南三麵各設了一個施粥鋪子,把家裏做的油茶麵和調料包衝煮後,送給災民百姓吃,大家都十分感激。”

秦琅聽了後,倒有些意外了,沒料到玉簫還有這種頭腦和執行能力。

“長安施粥的人家多嗎?”

“挺多的,剛開始也不多,後來我們和親仁坊齊國公府開始施粥後,宿國公府等許多與咱家交好的將門,也都開始施粥了,再後來,朝中宰相、公卿家裏,也都開始施粥,漸漸的,長安大戶,也都加入到了施粥隊伍中了,如今長安城下,每日流民益多,許多人匆匆逃出來,一時生計無著落,也隻能每天領點粥喝了。”

“衙門沒賑災施粥?”

“咱家阿郎現在是雍州牧,有組織賑災施粥的,隻是官府糧食人手有限,施粥棚也不多。”

“三郎,你說突厥人什麼時候會退兵啊?再這樣下去,也不是個事啊。這眼看著都要九月了,今年的秋播算是耽誤了,咱們家這麼多田地,秋收損失可大了。”

秦琅搖了搖頭。

“這種時候了,還想這些做什麼,相比起來,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才是最可憐的,眼下天還不算冷,若是天再冷點,或是下幾場秋雨,那些人才真正是可憐至極。”

“那突厥人什麼時候能退?”

“應當快了。”

“真的嗎?”

“嗯。”

秦琅沒能在家享受多久的清閑,李世民又派人來召他。

一到東宮,發現李世民已經披上了鎧甲。

“陛下這是?”

“你隨我去趟西渭橋,會一會突利。”

“陛下要親往?”

“怎麼,朕東征西討多年,什麼大陣仗沒上過?再說了,朕也不是去打仗的!”李世民說完,“那個執失思力還關著吧?”

“嗯,臣已經將他轉移到鎮撫司詔獄了,有吃有喝招待著,不該讓他聽的他一句也聽不到,不該接觸的人,一個也見不著。”

“很好,繼續關著,等我見我突利後便可放他走。”

秦瓊一身鎧甲過來。

“陛下,西渭橋南已經部署好了,五千玄甲精騎,一萬精騎,另外三萬關中精銳府兵,臣親自統領!”

李世民滿意的點頭,“本來朕要留你守長安,可你執意要去,那就讓無忌和侯君集一起協助蕭瑀封德彝他們留守長安。”

午後。

皇帝李世民身披金甲騎著特勒驃,大將軍秦瓊隨其後、段誌玄、程咬金、尉遲恭護衛左右,另房玄齡、杜如晦、高士廉三位宰相同行,最後秦琅騎著豹子頭跟在後麵。

九騎出東宮,過朱雀大街。

長安城的百姓看到皇帝並沒有全副儀仗出行,不免驚訝,甚至有人誤以為皇帝這是要逃離長安。

“朕是天子,是大唐的皇帝,這是大唐的都城,也是朕的家,朕的國和家都在此,朕豈會拋棄這裏。”

“突厥大軍入侵,兵臨渭水,朕將親守長安。”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李世民幾句話,讓百姓無不震驚歡呼,大家喜歡這樣有種的君王。

結果就是李世民九騎出長安,後麵跟著無數的長安百姓,越彙聚越多,甚至連那些原本因突厥入侵而被迫逃到長安城下,連飯都吃不飽的災民們,也全都激昂萬分的跟著皇帝陛下身後,要去禦突厥殺胡虜。

九騎出長安,身後卻跟著成千上萬的大唐百姓!

“共赴國難!”

李世民這個馬上天子,也不由的為這一幕感動的落淚。

“百姓不負朕,朕又何敢負蒼生!”

“陛下,十萬百姓十萬兵,民心如此,突厥再凶也無懼也!”秦瓊也感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