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勤王(1 / 2)

漫山遍野都是混戰廝殺之聲。

戰況激烈!

一身明光甲的獨眼家將張鐵槍催馬來到唐軍陣前,滾鞍落馬,“稟報大將軍,我軍已經切斷突厥人的後路。”

秦瓊身披麒麟山文字甲,頭戴鳳翅兜鍪,腰係獅蠻帶,腳蹬鐵網靴,手中一杆秦家大鐵槍,背上兩支瓦麵金裝鐧,腰間雙插裏裝著角弓、羽箭。

淡金色的麵龐上,此刻露出的卻是自信的表情。

“這些突厥人太得意忘形了,真以為放他們深入,就能肆無忌憚了?到了此刻,居然還敢脫離大部隊,還想要硬奪城堡,找死!”

長槍一挺,秦琅下令。

全軍出擊,將這支千餘騎的突厥遊騎圍而殲之。

“速戰速決!”

涇河東岸,涇陽城附近,此處距離長安已不足百裏。

頡利三十萬騎南下關中平原,頡利主力出現在長安渭河北岸附近的高陵,分兵攻涇州、涇陽、高陵,又分兵十萬往攻京西武關一線。

突厥騎兵如入無主之境,囂張無比,四處掃蕩劫掠。

秦瓊自涼州率步騎三萬,長途跋涉,日夜兼程趕來勤王,在涇陽附近遇到了這支不過千餘人的突厥輕騎,正在囂張的打草穀。

同行的涼州長史楊恭仁勸秦瓊莫要在此與突厥浪戰,直接繞過這些突厥人趕往長安城下,以免被附近的頡利主力攔截。

秦瓊並不肯接受這等‘老成持重’之言。

大槍一擺,雙腿一踢,跨下的忽雷駁早就默契的領會到了秦瓊的意思,直接人立而起,長嘶幾聲,繼而奮起雙蹄,猛的向突厥人衝去。

楊恭仁歎氣連連,“叔寶你為一軍之統帥,怎可親自衝鋒?”

可秦瓊早已經縱馬遠去,老鐵槍帶著百名親兵死死護衛兩旁,涼州鐵騎更是如山崩海嘯般的猛衝而去。

對於秦瓊來,區區一千突厥輕騎,沒必要排什麼兵布什麼陣,直接掩軍衝殺便可,趁勢一鼓作氣將他們踏平殲滅,速戰速決才是王道。

烈烈秋風之中,老鐵槍高高舉著秦瓊的將旗緊隨其後。

那麵鮮紅的秦字大旗,隨風獵獵飄揚,忽雷駁背上那抹紅色的披風更加顯眼,無數的唐軍奮勇爭先,連主帥都衝鋒在前,他們有什麼可猶豫的。

涇陽,嵯峨堡下,本來正馳馬放箭呼嘯不已的突厥人,怎麼也沒料到眼看著城堡已經被他們攻破,正要收割的時候,卻突然四麵八方湧來無數的唐騎。

“他娘的,找死!”

統領著這支騎兵的是突厥貴族阿史德烏沒啜,這位突厥貴人長的高大魁梧,肚大腰圓,猶如一隻棕熊一般。

阿史德是突厥中僅次於阿史那的姓氏,阿史那是突厥王族,阿史德則號稱為後族。

烏沒是他的名,啜是他的官職,這是個比特勤低,而比部落俟斤又高的官職,阿史德烏沒三十出頭,草原上正是年富力壯的時候,他此次率部落隨頡利可汗南下,本也隨駐於涇陽,隻是嫌有些無聊,兼之南下路上也沒有搶到什麼糧草,於是他便私下帶了千餘手下,出來劫掠。

嵯峨堡裏都是附近的百姓,靠著一些獵弓木槍還有土牆自然難以抵禦突厥輕騎的衝擊,很快就告破。

恰在此時,唐軍出現了。

烏沒啜沒有驚懼,主力大營就在此不過二十餘裏,那裏可是有十餘萬人馬,更別提附近到處都是突厥大軍。

隻要他在這裏稍拖住下這支唐軍,那麼這兩三萬人都會被趕來的突厥鐵騎淹沒。

將沉重的狼牙棒往地上重重一頓,“給我上!”

突厥人調轉馬頭,呼嘯著揮刀向唐軍殺去,在野外交戰,突厥人無所畏懼。

秦瓊一馬當先,手揮大槍不斷催馬加速。

這是騎兵與騎兵的對決。

大唐立國之初,騎兵數量少,當時還得從突厥買馬,用高價購買他們的馬匹,但是到如今,大唐的馬匹數量充足,多年的征戰,多方麵獲取馬匹,尤其是河西、隴右降服之後,大唐的戰馬數量不斷飛漲。

朝廷有張萬歲父子負責各地的牧場馬監,張萬歲養馬了得,使的朝廷的馬匹數量不斷增長。

特別是大唐百戰開國,府兵們都是百戰精銳老兵,不但戰陣經驗豐富,而且裝備也十分精良。

秦瓊帶回來的這支大軍,本就是他當初從關中帶去長安的,再加上一些河西彪悍的邊軍騎兵,更添威武。

“勤王斬敵,皆有重賞!”

秦瓊高聲喝令,於是唐軍士氣再次飛升。

雙方遠遠的便開始放箭。

突厥人的箭支多數遠遠的就落了下來,掉在了地上,而唐軍的弓箭卻呼嘯著落到突厥人的頭上。

相比起唐軍的裝備精良,突厥人雖然馬上民族,騎射本領強,但鎧甲和弓箭方麵卻普遍不如唐軍精銳。

雖然頡利可汗也有不輸唐軍的具裝甲騎重裝鐵騎兵,但那隻是頡利可汗的附離騎兵,是他的大汗衛隊,更多數的突厥兵,都隻是部落牧民,他們帶著平時打獵作戰的弓箭刀槍,披著各式各樣的皮甲鐵甲等集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