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一六 先下手為強(1 / 3)

汴梁。

坐在皇案前的地台上,趙七月望著滿殿文武大臣、世家寒門顯貴,麵無表情。

下麵的人在什麼,她聽了,同時也在思考自己的處境。

戰報已經去了洛陽,算算時間,此時宋治該知道河柳村大捷的消息了。

宋治會有什麼反應?是狂喜還是猜忌?接下來會有什麼舉措?

對於前兩個問題,趙七月很容易就能想到。入宮多年,雖然沒有子嗣,也不受宋治待見,但對這個大齊皇帝,趙七月還是頗為了解。

至於最後那個問題,趙七月自己拿不太定主意。

不過不要緊,她有人為她參謀。而且是早就有了的事先參謀。

在她回汴梁這件事上,趙寧在給她的信上,跟她過一個完整計劃,對不同的情況有不多的預案。

今日這種局麵是最順利的階段性結果之一,當然在趙寧的計劃之內。

所以趙七月不用去思考,也知道此時該做些什麼。

眼前,孔嚴華跟韓昭在爭論的,是要多少大軍進攻楊柳城,以及由誰主攻的問題。

對這兩個問題,趙七月已經給過答案:調動八成大軍,張京主攻。但是很顯然,孔嚴華不太讚同。

孔嚴華為何不讚同,他又提出了什麼意見,趙七月沒在意,也沒打算認真思索。

原因再簡單不過,她的方案就是最合理的,孔嚴華不過是為了反對而反對,跟她爭權爭勢爭影響力而已。

所以她沒必要理會。

但她想不理會,不代表就能對孔嚴華的意見真的視而不見。

對方有寒門官員的支持,而現如今的汴梁、中原,寒門的力量,無論文官武將還是他們控製的軍隊,都比世家要強。

孔嚴華有跟趙七月分庭抗禮的資本。

趙七月如果想要真正做到令行禁止,就必須解決孔嚴華這個寒門官員的領頭羊。

在孔嚴華跟韓昭的爭論稍微緩和時,趙七月開了口:“調遣多少軍隊攻打楊柳城,以及誰來主攻的問題,本宮已有決斷,無需再議。”

孔嚴華當即表示不服,上前一步就要反駁。

趙七月冷下臉來:“這是軍令,違令者斬!”

孔嚴華神色一滯,作為參知政事,他雖然有議事發表見解的權力,但趙七月手握皇帝給予的虎符,是戰時主帥,既然下了軍令,他便無法違抗。

至少不能在明麵上違抗。

見孔嚴華退了回去,趙七月繼續道:

“河柳村一戰,我們雖然勝了,但勝得僥幸,若非找出了阿魯溫予以陣斬,以當時的戰況,大軍並無勝算,而一旦對方的增援趕到,敗陣的就會是我們。

“北胡軍隊戰力強橫,雖然眼下隻有六萬之眾,但據城而守,我們即便糾集數十萬大軍,以王師眼下的戰力,要收複楊柳城並不容易。

“河柳村一役暴露出王師中的很多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我們就難以奪下楊柳城,而這些問題中最大的一個,便是軍中修行者不足。

“汴梁城空有許多世家的修行者,但隨軍征戰時,卻因為跟軍中部曲不熟悉,也不通曉戰陣,跟將士們毫無配合可言。

“甚至因為行動不當,而給己方造成麻煩,妨害了己方將士的作戰,十成戰力隻能發揮三成。”

到這,趙七月頓了頓,目光在眾臣身上掃過。

如陳詢、韓昭韓術、章琰等,知道河柳村一戰詳細情況的世家顯貴們,聽了趙七月的分析,都是點頭認同。

對趙七月“十成戰力發揮不出三成”的論斷,也都沒有任何意見。

等到趙七月停下來,他們都把目光投向趙七月,希望對方能有解決辦法。大家都不蠢,明白這個問題必須妥善解決。

要是這個問題不解決,各個世家的修行者再多,也經不起慘烈戰事的消耗,不用多久就得實力大減。屆時無需寒門官員爭什麼,他們就自動家勢衰落了。

尤其是陳詢跟蔣氏、韓氏的官員,因為自家修行者在河柳村一戰中,傷亡不,此刻眼神都飽含迫切之色。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