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八三 扶大廈之將傾(4)(1 / 3)

卷著鋪蓋準備逃難的百姓們,在城門前多了千百具屍體時,就被迫停止了腳步。

如此血腥的場麵,普通人哪裏見過,無不被震懾當場。很多人嚇得當場尿了褲子,嘔吐者更是不計其數。

再也不敢往前後,百姓將眼前發生的情形,一層一層傳遞到了後麵的人群中。

等到趙七月初步解決了城外軍營的騷亂,再回頭看向城中,東華門這一片的百姓,基本都知道了城門前的事。

汴梁軍民不準出城,要一起準備守戰,這是宰相之前就下達過的嚴令,為的是汴梁存亡與國戰大局。

陳安之帶隊在城中穿梭,已經殺了好幾批官吏,官吏已經為他們的行為付出了代價,這些在非常之時不聽號令,衝撞打傷了不少世家修行者的百姓,沒道理可以獲得特殊優待。

停下來的百姓們抬頭望著城樓上的趙七月,仍是處在六神無主的狀態。

皇後的雷霆之威,他們不敢觸犯,王極境的高絕手段,他們更是無法抗衡,現在城門出不去,求生之路沒了,準備逃走的這些人自然慌張不已。

但驚慌並不是城中百姓唯一的情緒。

數十萬人中,有人逃,自然就有人留,逃的人是想活一條命,留的人是無路可去,隻能絕望的聽由命。

逃走的人裏麵,大部分也是別無選擇,如果有可能,他們當然願意留下來,畢竟他們的家業生計財產都在這,離了這些,成了流民難民,境遇可想而知。

富人到了別的城池,有錢安身立命,但絕大多數平民,是承受不起倉促逃離家園的代價的,他們到了新的地方,就是人命如草芥的下場。

之所以選擇逃,是因為目睹了元可汗的強悍,連皇帝都被擊敗了離開了。

有燕平城的前車之鑒在,百姓們理所當然的認為,朝廷已經拋棄了他們,汴梁絕對守不住。官府之所以下令不讓他們出城,不過是別有用心,不顧他們的死活而已。

如果有選擇,普通百姓誰又願意背井離鄉,顛沛流離,去做難民流民呢?

無論逃的還是留的,在今日都是萬分絕望,那感覺跟塌了毫無二致。逃難的百姓跟留下的百姓中,哭聲從來都沒有斷絕過。

而此刻,王極境的皇後回來了。

若是別人回來,不管對方是多大的官,百姓們未必肯相信朝廷這回是真要守住汴梁。但皇後不同。

這個下是家下,皇後是女主人。

一時之間,所有人的目光,都彙聚到了城樓飛簷,那個拖著巨大戰斧的嬌身影上。

因為距離與位置的關係,很多人其實看不到皇後,但那柄巨大的戰斧,他們卻是看得分明。

皇後母儀下,皇後尊貴無雙,皇後雍容華貴有很多詞可以形容皇後,有很多東西可以象征皇後,但是現在,代表皇後的是一柄丈長戰斧。

尋常時候,這是絕對不可能象征皇後的物件。

而如今,在國難當頭,北胡大軍渡河而來,汴梁危在旦夕的時候,這柄戰斧卻是最能給百姓信任感、安全感的東西。

驚惶不定的汴梁百姓們,不管富有的還是貧窮的,準備逃的還是準備留的,都屏住了呼吸,懷著忐忑的心情,聚精會神的聽皇後接下來的話。

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對汴梁城的這些百姓而言,如果這個離亂的世道裏還可能有希望,這個黑夜般的局勢裏還可能有光明,那麼隻可能是源自對方。

源自這個帝國的女主人。

多年過去,眼下身著華服的趙七月,身上已經少了公主的嬌貴氣,多了幾分皇後的威嚴,她雙眸如電的掃過大街巷,聲音沉穩的開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