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六三 一線光明(5)(2 / 3)

楊審知撚著胡須嗬嗬笑了兩聲,“自乾符七年開始,除了中途回過一次揚州,你一直跟在趙寧身邊,對他的了解自然深刻,非是我等旁人能夠相比。”

他這話得意味深長,但楊佳妮卻沒有任何反應,依然一板一眼又不甚在意道:

“這些年我們遊曆四方,是為了觀下山水風情,縱覽紅塵百態,精養道心砥礪修為,趙寧能夠這麼早成就王極境中期,就是得益於此。”

楊佳妮的話如此正經,楊審知再是有意暗示、催促後輩的人生大事,眼下也不好多作言語,隻得收斂神色頷首道:

“趙寧這子,的確不是凡人之姿,你也一樣。我真想看看,你們這一生的修為究竟能走到哪一步,是不是能雙雙抵達人境。”

察拉罕之前幾度親自上陣,攻進關城之內,前幾回都是趙玄極釋放氣機逼退了對方,但在今日這一次,卻是楊佳妮提著丈二陌刀,單獨迎戰對方,雖然沒有占到便宜,但也成功限製住了對方不少時間。

這意味著什麼不言自明。

不消兩日,早年間就在江左富有盛名,被譽為江左第一奇才的楊佳妮,也將成就王極境中期!

等到那一日,楊佳妮本身就會是晉地戰場的頂尖戰力,是大局的中流砥柱,在趙玄極需要遙遙製衡元可汗,不能真的現身與察拉罕廝殺,隻能釋放氣機震懾對方的情況下,她對河東軍的貢獻與意義不言而喻。

這也將讓楊氏在趙氏眼中的份量,變得跟以往不可同日而語。

這世上有相當的地位,才有平等的交情,富人就算跟窮人稱兄道弟,強者哪怕與弱者號稱親密,官員縱使跟平民不擺架子,彼此也不可能是真正的兄弟。

楊氏能跟趙氏有親近關係,楊氏先祖自然也是非凡人物。

大齊開朝立國時,楊氏那一代先祖不僅戰功赫赫,而且本身修為高絕,以王極境後期的修為,俯瞰著下絕大部分英豪。

隻是子孫不肖,楊氏一代不如一代,在趙氏仍然是大齊第一將門的時候,楊氏連傳世侯爵之位都沒能保住,上一輩中趙玄極是王極境後期,楊氏卻連王極境的修行者也沒有。

乾符六年,因為降爵的事,楊氏差些跟趙氏鬧翻,這既是因為楊氏惱怒趙玄極在那件事上不作為,也是因為長久以來,楊氏跟趙氏地位已經不平等,自己就有了自慚形愧的心思。

人一旦自卑,心思就會變得極為敏感,於尋常之事日常相處中,楊氏總覺得趙氏處處一副高高在上,輕薄看不起他們的樣子,所以在趙氏沒察覺的時候,楊氏自己就累積了許多對趙玄極的怨忿。

在趙寧這個趙氏未來,表現得極端紈絝、言行不堪時,楊氏終於找到了一個可以服自己的,跟趙氏疏遠的正當理由,這便跟孫氏頻繁接觸。

後來楊佳妮展現出絕佳的修行者賦,前途光明,這才讓楊氏的尊嚴回歸不少,看待趙氏言行的偏見少了很多。而後,趙寧在秋獵上展現出非凡賦,則進一步讓楊氏意識到拋棄趙氏跟孫氏結盟,並不是什麼明智之舉。

再後就是趙玄極主動跟楊氏先祖交心,王柔花邀請楊佳妮去雁門關。

趙寧跟楊佳妮相處得還算不錯,而且在鳳鳴山的表現著實驚豔了趙氏,楊氏態度有了不改變,跟趙氏的關係隨之徹底緩和下來,回到了正軌上。

到了國戰時期,楊氏雖然不可能舉族來襄助趙氏,但也將族中頂尖戰力都派了過來,隨著國戰進行,趙氏在黃河以北獨挑大梁,楊氏就不僅是支持趙氏,更是為國家存亡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