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六二 一線光明(4)(2 / 3)

“陛下息怒,臣有罪!”陳詢連忙拜伏在地。

宋治連著喘了幾口粗氣,強迫自己平靜下來。年景不好,糧食收成不如預期,也不是人禍,他發怒也沒用。

“東南是絲綢、瓷器、茶葉等商貨的主要產地,地裏的糧食欠收了,商賦總不至於沒有著落吧?”宋治接著問。

糧稅收不上來多少,但隻要有錢,也能在民間向各地糧商買到往年積攢的糧食。

所謂盛世,有錢人多了,必然商業發達,商賦的比重自然大。

陳詢不再答話,而是把目光投向戶部尚書。

戶部尚書硬著頭皮道:“稟陛下,東南的絲綢、瓷器、茶葉等商貨產出,除了本地銷售,主要供給河北、西域與海外,如今河北地淪陷,西域也被北胡占據,商路斷絕,商稅大不如前,各地的商戶都在減產”

宋治麵色一紅,怒火上頭。

他有心發火,最終還是忍了下來。

商稅最大的來源,當然是價值高的貨物,一匹上等絲綢,可頂許多布匹。絲綢、瓷器、茶葉這些商稅的重頭,以往很多都是賣給京畿之地的世家、官吏、富人、大戶。

現在京師沒了,河北地千裏之地也沒了,那些人的家財都沒了絕大部分,哪裏還能像往常一樣,買那麼多貴重物品?這些東西自然短了銷路。

唯一不受影響的,就隻有從東南出海的船隊,可僅憑這條路,到底是不能跟以往三條路相比。這樣一來,朝廷的賦稅收入又要下降許多。

宋治強忍著悲憤:“鹽鐵如何?”

鹽鐵之利,冠絕下,自管仲之後,曆朝曆代都是官營鹽鐵,也是朝廷賦稅的一個大頭。

戶部尚書的頭都觸到了地上,低聲道:

“陛下容稟,這些年來,鹽鐵稅收一直在下降如今是國戰時期,下礦產鐵料很多都要充作軍需,製作成甲胄兵刃,賣往民間的少了,賦稅自然也就少了。

“至於鹽稅,河北海畔所產的海鹽已經淪落敵手,蜀地井鹽雖然沒有受到影響,但河北地失陷後,食鹽銷路大減,鹽稅也少了很大一部分來源”

到最後,戶部尚書的聲音就像是蒼蠅,漸不可聞。

宋治氣得滿麵通紅,豁然起身,巴掌狠狠拍在案桌上,震得大殿都似抖了一抖:“三軍將士在前方與敵寇以命相搏,你們現在是要告訴朕,朕是既保障不了他們的飯食,也保障不了他們的軍餉了嗎?!”

國庫沒錢,的確會導致這個局麵。

“陛下恕罪!”

“陛下息怒!”

陳詢與戶部尚書驚惶得連連叩首。

宋治五官一陣抽動,臉上陣青陣白。

末了,他還是坐回了皇座。

惱怒歸惱怒,現實卻就是這麼個現實。丟了京師,丟了河北地,丟了西域商道,就會造成這麼大的影響,朝廷的稅收是一定會大減的,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亂世征伐,核心就是搶錢搶糧搶地盤,有了更多地盤更多百姓,就能有更多稅收,君主才能有更多錢糧,去招兵買馬擴充軍隊強大自身,進而爭奪更多地方。

沒有地盤沒有百姓,不僅沒有糧食,沒有各類資源產出地,也沒有那麼大的商貨市場,國庫自然就沒有充盈的稅收錢財,就做不了更多事。

好半響,宋治勉強冷靜下來,他麵容蕭索,內心的苦悶悵然再也掩蓋不住,喟歎著對韓昭道:“都督,你都看見了,皇朝隻是丟了河北地,沒了西域,時局就艱難至此

“若使鄆州再被攻克,且不中原之地如何,齊魯必然被北胡順勢攻取——齊魯大地雖然不如東南賦稅多、物資豐富,但也是皇朝有數的富庶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