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五八 大丈夫真豪傑(15)(3 / 3)

“本王之前怎麼都想不到,鄆州義軍的戰力會如此強橫,士氣會如此高昂,前赴後繼死不旋踵,真是下王師的表率!”

剛剛贏了大戰,興奮勁兒還沒過去的宋明,感歎到這裏,忽然頓了頓,開始思考一些現實問題:“鄆州本地義軍中,怎麼會有這麼強的修行者力量?

“之前燕平城大戰,朝廷也號召了燕平義士參與守城,可他們表現出的戰力,為何就跟這支鄆州軍的先鋒差了那麼多?能正麵戰勝數量相同的北胡大軍,得多少精銳修行者?”

這話一出口,其他幾個王極境都是麵色一緊。

魏無羨打了個哈哈,“殿下想岔了,這隻是四萬人的交鋒而已,需要作為先鋒的修行者並不是特別多,跟燕平之役不能相比。

“況且國戰至今,民間多的是仁人誌士投身軍伍,鄆州作為軍事重鎮,能夠彙聚一些江湖俠客,豈不是理所應當?”

宋明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不置可否,他總覺得哪裏有問題,但一時間又想不通問題到底出在哪裏,暫時沒了言語。

“其實這一戰能勝,不是靠幾千幾百個先鋒修行者,也不是靠本將排兵布陣,更不是靠敵我力量相當下的一時僥幸。”趙寧忽然開了口。

他看著城外還沒被打掃的殘酷戰場,眼神悠遠麵色滄桑,低沉渾厚的聲音一響起,立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在眾人都向他看來時,他的目光在一具具或倒或跪,或死了仍舊駐刀而立,在屍山血海中不肯倒下的甲士身體上掃過:

“這一戰能勝,靠的是三軍合力,靠的是我大齊的下,有一個個即便平日裏沒有錦衣玉食、顯赫人前,蒙受朝廷多少恩惠,享有官府多少特權,仍然願意在國家危難之時,毅然決然拜別雙親、暫舍妻兒,攜糧帶刀披甲上馬,離開家鄉趕赴沙場,跟外寇血戰不退的普通人!

“在這片戰場上奮戰過的每個大齊將士,都是頂立地的大丈夫,是保境安民的真豪傑,是我大齊皇朝的脊梁柱石!這一戰能勝,我們靠他們,往後千百場大戰,我們若是還能勝,也依然是靠他們!

“但凡這下有足夠多這樣的大丈夫真豪傑,無論我們麵對的外寇有多強,無論我們一時丟掉了多少國土,無論我們戰死的同袍有多少,我大齊一定不會亡!”

宋明等人聽到這番鏗鏘有力的話,無不深受震動,怔怔看著趙寧忘了言語。順著趙寧的眼神,他們不由自主將目光,投向沙場上那鋪蓋地的屍體,皆是良久無言。

“向朝廷報捷吧,讓這一戰的勝況傳遍下。經此一戰,往後無論北胡大軍如何氣勢逼人,我大齊王師將士,再也不會畏敵如虎!”

完這句話,趙寧甩甩衣袖,離開了城樓。

今日一戰,幸賴陳奕等人舍命相搏,大軍贏了,這才能取得前所未有的大勝,鼓舞下士氣振奮下人心;

倘若陳奕等人在戰陣中稍微怯弱遲疑些,這一戰敗了,導致聲名在外的趙氏家主繼承人,皇朝最年輕的頂尖強者,都沒能擋住北胡大軍,在國戰形勢如此艱險的情況下,大齊軍民還能指望誰去,還能有什麼信心可言?

往後的國戰還怎麼打?

宋明隻知道大軍勝得不可思議,隻知道軍中修行者強得不合常理,又哪裏能夠知道,趙寧為這一戰布置了多久,準備了多少,付出了什麼?

現在大軍勝了,靠著數萬將士埋骨沙場,鄆州戰區保住了,國戰形勢為之一振,宋明等人高興開懷,趙寧卻隻想去看看陳奕,看看那些傷痕累累的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