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百零四 大軍壓境(下)(2 / 3)

“公主果然謹慎持重。”

“右賢王認為需要幾日?”

“兩日之內,本王必能踏碎雁門,一雪前恥!”

“右賢王果然銳意無雙。”

“我們手握三十萬雄師,剛剛平定達旦部,滅了安思明六萬部曲,攜大勝之威來此,正是士氣如虹,應該高歌猛進之時。區區七萬殘軍,豈能阻擋我等步伐?若是不能迅速滅其軍,奪其城,那就是小王無能!”

“右賢王此言......確實有理!”

這是開戰之初,察拉罕跟蕭燕的對話,也是他倆對戰局的一致判斷。

今時今日,在他們的認知中,趙氏跟雁門軍這個敵人,已經不是跟他們份量相當的存在,連作為對手的資格都沒有。

複仇對他們而言,不過是順手為之罷了。

攻下雁門關,對他們來說易如反掌,他們的意圖也不在於此。殺入關內直取燕平城,滅了大齊,才是他們的戰略目標!

......

隨著戰鬥持續進行,蕭燕跟察拉罕的眉頭卻漸漸皺起。

在他們的預計中,將士們應該迅速突破雁門軍防線,以不可阻擋之勢攻下關城,殺入關內,不說將雁門軍打得四散潰逃,至少也該讓對方節節敗退。

但現在半日過去了,關牆仍然被雁門軍牢牢握在手裏。

北胡軍一波波洶湧澎湃的進攻之勢,連城牆都沒有完全淹沒,就被一次次打得猶如退潮的水一樣,無力敗回。

巨浪淹沒礁石的情況沒有出現,戰場反而成了潮汐不斷漲落之勢!

戰局膠著,雙方竟然勢均力敵!北胡軍沒取得進展占到便宜不說,還被雁門軍仗著關城地利與防禦工事,給按著腦袋打,明顯處於下風!

這大大出乎察拉罕跟蕭燕的預料。

“雁門軍將士不多,修行者卻太多了,禦氣境跟元神境多得不合常理!”察拉罕麵色如鐵,率先說出了自己的觀察結果。

“依照慣例,一萬南朝軍隊中,元神境三到四人,禦氣境二十人左右。鳳鳴山之役時,除卻安思明所部嫡係,雁門軍中的修行者大體保持這個數量。”

蕭燕聲音低沉,她的分析有準確數字,“也就是說,南朝軍隊的元神境,隻存在於五千人一營的都指揮使這個級別,禦氣境是五百人一指揮的指揮使上下的校尉。

“而眼下,情況明顯不同!”

在北胡大軍中,千夫長就是元神境,萬夫長必為元神境後期,一個萬人隊裏有元神境十多人,禦氣境百餘人。

天元可汗能夠在大齊盛世的巨大國力麵前,仍然保有南征取勝的把握,這是最大依仗。

“目前出手的雁門軍元神境,已經超過百人,禦氣境多不勝數!”察拉罕語氣凝重。戰況之所以是眼下這種麵貌,這是最大原因!

他眼中交織著疑惑與沉思之色:“放在南朝,這至少是三十萬大軍的配置。哪怕是在我軍之中,也得十萬大軍才有這個修行者力量!”

他看向蕭燕:“難不成,趙氏把他們所有的修行者,都集中到了雁門關?”

“那也沒有這麼多!”

蕭燕眼簾低垂,她對大齊情況很了解,“在南朝,十八將門十三門第中,每個世家擁有的元神境數量,在三十到五十之間,而且大半都有官職,不可能輕易離開職守。

“就算趙氏傾盡力量,也弄不出這麼多修行者來!”

說到這,她情不自禁深吸一口氣。

乾符六年,她在謀劃通過代州之事,戕害趙氏修行者時,就對趙氏實力有詳盡調查。

彼時,包括在雁門軍、大都督府任職,於各地主持趙氏產業的趙氏族人,趙氏舉族修行者不過數百,元神境隻有四五十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