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西奧多羅斯福州長的私宅裏出來,周景乘坐豪華轎車向城外駛去。
與他同行的愛斯坦律師,一上車就壓抑不住喜悅,喜不自勝和周景講:
“這簡直太順利了,州長同意我們的看法,我們將會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這將為我們帶來數千萬美元的利潤,而且後續影響深遠,我們或許會成為這個國家最富有的人。”
周景微笑點頭表示讚同,羅斯福認可了他們的政府幹預計劃,這是非常難得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資本主義國家,之前一直奉行著市場經濟,政府並不會幹預經濟。
於是當出現經濟危機的時候,整個經濟將會陷入惡性循環。
生產商品的資本家賣不出東西,隻能關閉工廠裁員。而被裁的員工手裏沒有錢,就沒有辦法消費,就會有越多的商品堆積在倉庫裏。
想要擺脫這種困境,最好的辦法就是製造一些需求來,讓工廠可以開工,人們可以得到工作的機會,經濟就可以循環。
那麼製造什麼需求呢?
4萬億計劃有些誇張,但在紐約中進行一個4億美元的基建計劃,還是有一定可行性的。
出謀劃策當然不是白做的,羅斯福競選州長時的競選資金,也不是白給的。周景將在這裏分一杯羹,劃取一塊屬於他的蛋糕。
車窗內的成功人士,決定著車窗外,大街上那些人的命運。
放眼望去,大街上到處都是雜亂的帳篷,和衣衫破碎的流浪漢。
據不完全統計,此時大約有00萬美國人正在四處流浪。
他們中有失去產業的佃農、遭遇幹旱放棄土地的農民、從學校畢業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孕婦、生病的嬰兒、被迫下崗的中年人。
這些流浪者一開始懷著期望,樂觀地踏上找工作的征途,可是等待他們的是日複一日的流浪、窮困潦倒和背井離鄉。
他們發現實際情況是00個崗位有5000人搶,招聘6000人卻有10萬人去應聘。
他們隻好從一個州流浪到另一個州,在公園露宿,無鋪蓋、無遮擋,躺在地上、挨到亮、再次上路,他們的衣服變成了破布,鞋子上滿是補丁。
愛斯坦發現他的老板在望著車窗外,他便識趣的換了話題:“現在失業的人越來越多,整個世界都糟透了。
那些年輕的姑娘,剛結婚不久的婦女,隻值10美分。(幹什麼你們懂)”
“我記得紐約的塔塔利亞家族,就是做皮肉生意的吧?那他們可慘了。”周景打趣道。
搞這種生意的向來被人所不齒,紐約的5大家族,都看不起他們,更別周景了。
這個家族隻配成為茶餘飯後的笑料,遠遠比不上唐克裏昂讓人覺得尊敬。
汽車走過紐約收容所那條大街,排隊領取救濟食物的人,從大街的一頭排到了另一頭,一眼望不到盡頭。
周景假模假樣的為他們祈禱,收容所,教堂,醫院,福利站,排隊領救濟食物的越來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