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就犯困,占涼他們要坐的火車晚點,讓她坐在靠近暖氣的地方歪在古麗哈身邊昏昏欲睡,她們要坐上整整一晚的硬座去北疆的奎屯站,等到了地方再轉坐中巴車回村。
占涼大學的時候有個家住喀什的同學,每次放假都是第一個出發,最後一個回家,沒辦法,就是太遠了,回個家就差不多要兩,由東跨越到西,每次都被同學戲稱為“回家取經”。
重生之前,占涼對這份遙遠還沒有什麼概念,但真的等她臥鋪轉火車,火車轉中巴,到地方再順著馬路走上二十分鍾,就知道什麼叫做“大新疆”了。
從南疆返回北疆需要兩整,從占涼醒來到回家也過了一半,然後被真正帶著西北特色的寒冬差點凍在了馬路邊。
夜裏剛下過大雪,零下三十八度,積雪厚過手掌,道路上的雪還沒有被踩實,導致占涼每踩一步都需要拔一下腿,又套上兩層棉褲的粽子活動困難。
古麗哈背著行李,把占涼懷裏的背包也正麵背著,時不時抱一段占涼,等占涼休息好了再放她下來走,她倒也不敢一直抱著占涼,在這麼冷的動都不動會把孩子凍壞的,還不如讓占涼努力走一會兒再抱一會兒。
叫什麼占涼啊,自己就應該改名成占熱!
占涼邊凍邊走沒多久反倒身上帶了點熱度,被古麗哈叮囑身上不能出汗,要是快出汗就和她,抱起來緩一緩再繼續走,否則冷風一吹就會感冒。
把古麗哈當姐姐看的占涼不好意思被抱著走,但穿的衣服實在太厚,隻能妥協走一段被抱一段,不過這也讓她開始觀察接下來要生活的地方。
古麗哈家在村子裏,但這個村和占涼概念裏的村完全不同,新疆地廣人稀,有些村的麵積不亞於普通的縣,就是住戶太少,每家的院子都很寬敞,從國道轉下來的公路也可以讓兩輛貨車並行,盡顯“地多就往大裏建”的氣質。
而且,占涼目前還沒有看到農田,從修在國道旁的村口下來,就一直努力的在跋涉住宅區。
在火車上的時候,古麗哈已經和占涼介紹過他們的村子,全名的音譯應該是坎可托克提爾莫墩坎村,聽得占涼當場就愣住了,然後記住了村子的簡稱,坎坎村。
聽著和賣萌一樣,但坎坎村發展的很好,一是在國道旁邊,離奎屯、沙灣和石河子都不太遠,二是坎坎村的對麵有一個團場。
新疆有兩套行政係統,地方和兵團,來自五湖四海的入疆部隊打散成兵團,就近駐紮在當地的行政單位旁邊,互幫互助友好生存。
坎坎村對麵的是第六師八十團,本地人稱為八零團,和坎坎村隻隔一條國道相望,其實上可以看成同一個行政單位,畢竟學校、醫院、車站這些基礎設施都是共用的,本地居民的生活也沒有被行政單位不同影響。
占涼對這些行政分級一頭霧水,但看著路過的那些院牆和大門,就能判斷出坎坎村的經濟發展水平不錯,有錢總比沒錢好。
“到家了。”在占涼努力跋涉,低頭踩出一個又一個雪窩窩印子的時候,古麗哈鬆了一口氣,指著麵前貼著春聯的院子,拍了拍兩個人身上的雪,拿著鑰匙開門帶占涼進去。
白雪皚皚,唯有家門是紅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