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青點出道:“雖然是一一件贗品,但是做工還是很講究的,隻需要我再稍稍的造假下,便可以徹底的以假亂真,到時候還不是可以把島國人忽悠的天南地北都不分。”
“這麼厲害?”歐陽紫荊有些不信道。
陳青耐心的一一說道:“隻要做舊做的好,假的也能成真,教你點古玩知識,一般的傳統方式,流程是這樣的一磨,二剝,三戳,四火,五色,六鏽,七舊。”
“一磨,就是磨損:用細砂輪磨平毛糙的地方,主要是胎底,同時將瓷器放在地上來回滾動,用硬器輕輕敲打出崩口,如有需要,還可用玻璃裁刀在瓶內外劃出雞爪紋。”
“二剝,就是剝釉:剝釉最好是在沿口上,用什錦銼刀的尖端先撬出一個缺口,然後繼續延伸。”
“三戳,指的是戳破氣泡:用利器將釉麵的大氣泡戳破。器物的底部一般來說釉層較厚,比較好操作。”
“四火,是去火光:將氫氟酸兌水各半,用刷子均勻塗刷器物的表麵,由下往上刷,釉層厚的地方塗刷時間可長些,薄處可相對短些,一般塗刷半分至一分鍾左右後,即馬上用水衝洗幹淨,以免時間過長,釉層表麵腐蝕得太厲害會毫無光澤。如果覺得太亮,表麵塗點色拉油,會使它溫潤如玉。”
“五是做色:其目的是給人一種已用舊、若髒東西都跑到瓷器縫裏去了的感覺。用高錳酸鉀溶液,摻入少許紅糖,塗遍器身,底部足圈重點,約48小時後用幹布擦拭。所有露胎處、開片處幾乎都呈不同程度的紫褐色。如果覺得底足顏色太深,可用洗衣粉擦洗,用細砂紙打磨,使胎微露白色,似糯米胎,視覺上給人以誤差。”
“六是做土鏽:在縮釉處、露胎處以及想做土鏽的地方塗少量502膠水,拍上黃泥,黃泥最好是墓土,其中帶有少量老石灰。也可以在器物的某個部位放上幾枚鐵釘,撒點鹽。一個星期以後,瓷麵上的鐵鏽用刀刮不掉,鹽酸也難以洗去。”
“七是做出陳舊感:器物的底部扔點甜食碎渣,吸引蟲子,結上蜘蛛網,撒上蟑螂屎,蒙上灰塵。”
聽完介紹,歐陽紫荊直接惡心道了:“還弄蟲子蟑螂屎,好惡心,就沒幹淨點的辦法嗎?”
陳青笑道:“這都是江湖把戲,用在地攤上糊弄一時興起的遊客也就罷了,真正想要騙專家,可就不是弄出弄點蒙塵就OK的,得精工細琢才成,而且對於目前的高仿瓷器,在釉麵,胎質仿的燒的都很到位,這種地攤式的做舊就不適合了,唯獨釉麵的老化狀態是多年來一直難以攻破的技術。”
“我靠,說了半天,你說都是廢話啊。”歐陽紫荊聽的不由有些生氣。
陳青忙致歉道:“也不是,我之前說的是傳統做舊的流程,市麵上很多產品還在用這類辦法做舊,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其他的做舊手法都是從這上麵演變過來的,掌握了根本,咱們才可以破除這些障眼法,進行鑒定真偽。”
歐陽紫荊聽了覺得有理,忙問道:“這傳統的做舊法子你要怎麼辨別真偽?”
陳青回道:“我說六種法子,你有空可以去試試,分別是:
1、用水將器物衝洗幹淨。過多使用高錳酸鉀的,水會呈紫色。有時用手指醮點水一摸,手指也會染成紫褐色。
2、順著太陽光線,用十倍以上的放大鏡探視瓷器表麵釉層,老瓷表麵的磨損縱橫交錯,粗細深淺不一,新瓷器則無這一現象。有的作偽者用砂紙擦,線條、方向和力度幾乎都一樣。
3、老瓷自然剝釉是由於胎釉結合不好或時間造成的,剝釉的周圍還可以再剝。新瓷剝釉則是打出來的,剝釉的周圍胎釉結合處還是緊密的。
4、用大頭針撬縮釉處或破裂的氣泡,用放大鏡觀察其氧化程度。
5、凡用氫氟酸處理過的瓷器,高倍放大鏡下可顯現出無數個被酸腐蝕過的小孔。
6、市麵上清朝瓷器最多,清中期以前的瓷器,由於瓷土的關係,非常掂手(即重量大)。清中期以後包括現在的新瓷,胎質疏鬆,有的胎雖然厚,拿在手上卻輕飄飄的。”
說了這麼多,歐陽紫荊怕記不住,居然拿紙筆記下來,然後嗯聲讚美道:“跟著你真不錯,比起去上什麼培訓班要強太多了。”
陳青笑了笑,衝她道:“老板,我想跟你賭場那兒告個價,我想抽點時間來給這元青花做舊。”
“這是高仿品,你怎麼做舊,之前不是說傳統做舊手法不適合這種東西嗎?”
陳青笑著回答道:“山人隻有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