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飯,陳青一行人去了王老板的家中。
王老板的家中有些糟糕,都沒個女人照料,而他的書房內擺滿了各種的古玩,看樣子他是個狂熱分子。
不過陳青隨手拿起一個青花瓷一看,現代仿品,不值錢,再拿起看,還是不值錢。
“王老板,你這收藏可真是……豐富啊。”陳青本想一語道破的,可是想想這人十句有九句在騙人,所以就委婉的說了句豐富。
王老板倒是樂道:“豐富嘛,那是必須的,自打我迷上這玩意,老婆都和我離了,就是看不慣我弄這些,可是她個婦道人家哪裏曉得我這些寶貝的價值,你看看這物件。”
王老板打開了一個盒子,從其中輕輕的取出了一隻白裏透青的瓷碗,那上麵好像沾了不少的紅泥,很顯然這是南方出土的。
這應該是宋代的影青碗,至於是不是真品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陳青瞄著覺得贗品十足。
王老板把東西捧在掌心,用手指一彈,當一聲清脆響動,音質很是不錯,他異常興奮的衝陳青道:“陳先生,你知道這是什麼窯口的嗎?”
陳青搖搖頭表示不知,都沒仔細掌眼,能知道才怪了。
王老板撇撇嘴,一臉的嘚瑟道:“您可聽好了,我這可是柴窯的。你看,它可是真正的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
陳青好懸沒被雷倒了,秦素婉一聽是柴窯的,詫異的喊道:“真有柴窯啊,快給我看看。”
柴窯瓷器是漢族陶瓷燒製工藝的珍品。柴窯瓷器和柴燒瓷器不同。柴窯是五代後周時期周世宗柴榮所創的窯。列為諸窯之冠。柴窯諸多傳說和記載都離不開這句:柴窯最貴,世不一見。
在我國九百多萬平方公裏的地麵上,好像還沒發現柴窯的窯址,更是沒有一件柴窯的實物可供世人參照,所以王老板說這是柴窯的,陳青立馬就斷定這絕對是一件贗品。
相傳柴窯創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初年(954年)河南鄭州(一說開封),為周世宗柴榮的禦窯。柴窯至今未發現實物及窯址。周世宗曾禦定禦窯瓷,“雨過天青雲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據此推斷,柴窯瓷應為天青釉瓷。
當代柴窯,是指以鬆木柴為原料燒製瓷器的窯。當代柴窯瓷器,是指當代柴窯燒製的瓷器。
柴窯瓷器今日絕不易得,此器有四大優點:
1.青如天:釉質翠青如天空之色,但亦有他色,如蝦青,豆青,豆綠等色。
2.薄如紙:指的是瓷釉,釉質甚薄,而非胎底。
3.聲如磬:指輕敲,其聲渾厚,如擊磬石。
4.明如鏡:胎質細膩如鏡麵一般。
古人不僅尚青,還尚重,《肆考》雲:“故有古取沉重之說”。所以,柴窯不可能是薄瓷。
柴窯瓷器在宋時仿品甚多,如汝窯之蝦青,豆青,淡青等色,江西永和市之吉州窯,東京之東窯。皆為仿柴瓷著名之所,時至今日,汝窯之真偽以無從鑒別。
所以說市麵上哪有什麼柴窯東西,那根本就是騙子在騙人,也就隻有秦素婉這些不知道內情的人才覺得這碗是真品。
陳青看秦素婉鑒賞這贗品,歡喜的雙眼直冒綠光,急忙岔開話題問道:“王老板,你賣給島國人的是這件東西嗎?”
陳青問這話時,希望的是秦素婉千萬別是買這贗品玩意,不然怎麼被騙的都不知道,果然,秦素婉的注意力被拉了回來。
隻聽王老板哼哼道:“當然不是這件了,小島國想三千萬就把我們國家的國寶買走,他做夢,是架子上那件天球瓶。”
天球瓶是受西亞文化影響極深的一種瓷器造型,創燒於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景德鎮窯,多見青花。以海水龍紋為貴。永樂朝開始成為觀賞式瓶,宣德年間較為流行。
瓶形為小口、直頸、豐肩、假圈足、砂底微凹。因圓球腹碩大,像是從天降下來似的,故以此聞名。
清雍正、乾隆兩朝時值盛世,仿古風盛行。仿造的天球瓶更屬宮廷大型陳設用瓷。除了傳統的青花品種外,五彩、粉彩等彩繪天球瓶也開始出現,而最為珍貴的鬥彩卻很少應用於天球瓶上,其最主要原因在於,鬥彩向無大器。
乾隆朝國力強盛,弘曆又極愛珍瓷雅器,於是天球瓶這一鬥彩大器也就由景德鎮禦窯廠奉旨燒造出來了。
陳青拿眼去看架子,便見到了一尊青花釉裏紅雲龍紋天球瓶,於是問道:“我可以取下來仔細看看嗎?”
“陳先生隨意。”
陳青掏出了手套,然後上前把瓶子取下來,然後開始鑒賞。
瓶高47cm,口徑10.7cm,足徑15.5cm。瓶直口,長頸,腹渾圓似球,圈足。內施白釉,外壁以青花、釉裏紅繪雲龍出海,以青花繪雲,釉裏紅繪龍,龍行於雲海之中,生動孔武,神聖威嚴。外底署青花篆書“大清雍正年製”三行六字款。